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固沙植物白沙蒿中分到五个成份,经鉴定:1.亚(麻)油酸乙酯Ethyl linoleate。2.樱草素Sakuranetin,3.异樱草素Isosakuranetin,4.木波罗双氢黄酮Arto-carpanone,5、金合欢素Acacetin。亚(麻)油酸乙酯是冠心病类药物的主要成份,所以白沙蒿的发现为此类药物提供了新药源。  相似文献   
2.
对于乌头属植物的研究,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本草记载乌头植物的母根(主根)名乌头,附乌头而生的名附子。陶宏景谓:“乌头与附子同根,附子八月采……乌头四月采”。历代本草根据乌头类植物块根的母根、子根、支根等形状与生长、采集时期的不同分为侧子、乌喙、附子、乌头、天雄等五种名称;又因其性辛温有大毒列入毒草类,经炮制后用治诸风半身不遂、除寒冷、暖脾胃等。约在17世纪就有人提取其有毒成份名为“射网膏”,猎人用为制毒箭。近代随着科学的发展,国内外对于乌头的研究工作亦逐步深入,尤其是在生物碱方面,到目前为止已有一百多种乌头类生物碱被发现,有些已为人类所利用。我国近二十年来对12种乌头属植物进行了研究,分得30余种生物碱,如北草乌碱、紫草乌碱甲,宣乌碱及一枝蒿丙素、滇乌碱等的分子结构亦已阐明。本文所述的乌头采于兰州地区七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