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0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同方法处理的角膜脱细胞基质组织学生物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不同的角膜脱细胞基质方法,旨在选择最适合的脱细胞基质方法,制备成为组织工程角膜支架材料和角膜替代物的脱细胞基质.方法:分别用胰酶-曲拉通法、SDS-戊二醛法、胰酶-冷冻法等方法对角膜进行脱细胞处理,并对脱细胞彻底的基质进行力学特性、透光率的分析.结果:用胰酶-冷冻法获得的兔角膜全层和分层基质脱细胞最彻底,基质的结构未见明显破坏,脱细胞基质在生物力学特性上与正常角膜接近,透光率低于新鲜角膜.结论:用胰酶-冷冻法获得的脱细胞基质与自然角膜接近,可作为组织工程角膜支架材料和角膜替代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壳聚糖-胶原-硫酸软骨素共混膜作为兔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培养载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消化培养法,用特殊培养液在壳聚糖-胶原-硫酸软骨素共混膜上培养兔角膜缘上皮细胞,第7d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培养细胞作生物学鉴别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上皮细胞AE1/AE5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阳性,培养第7d的上皮细胞有多种细胞形态,细胞胞体饱满,相互通过突起连接,表面可见微绒毛。结论:兔角膜缘上皮细胞可在壳聚糖-胶原-硫酸软骨素共混膜上生长,并具有分裂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3.
组织工程主要致力于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和再生,其核心就是建立细胞与生物材料的三维复合体,形成具有生命力的活体组织,用于对病损组织进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并达到永久性替代。目前有关微重力和模拟微重力条件下细胞体外生长的研究提示微重力培养环境有利于细胞体外增生,维持有功能的细胞长期生长,并且有助于形成组织样结构,使培养得到的组织更接近于活体组织。因此微重力细胞培养为组织工程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胶对结膜上皮的黏合作用,为纤维蛋白胶在结膜组织黏合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2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左右眼根据不同术式分为3组:1)暴露组(15只术眼);2)植片原位移植组(15只术眼);仿翼状胬肉术式组(10只术眼),观察术后结膜上皮组织黏合情况、炎症反应、上皮化及瘢痕形成情况.结果:植片组与仿翼状胬肉术式组术后3 d炎症反应较轻,2周内均实现完全上皮化,组织切片显示瘢痕组织形成较少.结论:纤维蛋白胶在兔结膜自体移植中能安全有效地起到黏合作用,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减少瘢痕组织形成.  相似文献   
5.
兔和牛角膜上皮、基质及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和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兔和牛角膜上皮、基质及内皮细胞等3种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探索和改进这3种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为组织工程角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消化法分离培养兔和牛角膜上皮、内皮和基质细胞,观察细胞贴壁生长情况,同时对生长良好的原代细胞进行消化传代,进一步观察传代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情况。结果:角膜上皮、内皮和基质细胞均在培养48~72h贴壁生长,培养6~9d能形成良好单层,细胞形态典型,进行多次传代后细胞仍维持原有形态和功能,获得的细胞能进行长期培养。结论:为兔和牛角膜上皮、内皮和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提供了简单高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山茱萸总甙滴眼液眼内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制出山茱萸总甙 (COG)滴眼液 ,对该滴眼液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 ,并观察其局部应用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滴眼液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建立封闭群大鼠角膜移植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A组为空白对照组 ,B、C、D组分别为使用质量分数 0 5 %、1%和 2 %COG滴眼液组。用裂隙灯显微镜记录及比较各组角膜排斥反应发生时间。结果 :COG滴眼液在新西兰白兔眼内为一室模型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 :A =4 316 μg/mL ,Ke=2 0 5 6h- 1,Ka=2 5 79h- 1,LagTime =0 198h ,t1/ 2 ,Ka=0 0 2 3h ,t1/ 2 ,Ke=0 2 5 7h ,Tmax=0 986h ,ρmax=1 2 94 μg/mL ,AUC =1 6 0 1μg·h/mL ,其拟合的动力学方程为 ρ(t) =10 6 0 5×Dose×(e- 2 0 56× (t- 0 198) -e- 2 579× (t- 0 198) )。术后各组发生角膜移植排斥时间 ,A组与B、C、D组、B组与C、D组、C组与D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其中作用最强的为C组。结论 :COG滴眼液能有效地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COG滴眼液眼内有效峰浓度出现在点药后 0 986h ,4h基本被代谢清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N-甲基-N-亚硝脲(N-m ethyl-N-n itrosourea,MNU)对SD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出生后50 d的SD大鼠84只,随机抽取4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下80只分为4组,每组20只,分别按体质量一次性腹腔注射MNU 80、60、40和30 mg/kg。各组每次4只分别于12 h、24 h、48 h、72 h、120 h行右眼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ERG),并于造模后1 d、2 d、3 d、5 d、7 d处死动物,取眼球做组织学检查。结果:1)显示正常对照组的大鼠ERG波形清晰,a、b波振幅正常。MNU 80、60、40和30 mg/kg剂量组a波消失时间分别为3 h、12 h、24 h、120 h;b波消失时间分别为12 h、24 h、72 h、168 h。2)形态学检查测到正常组大鼠中心视网膜的外视网膜厚度为(98.4±1.8)μm。MNU处理后5 d和7 d,80、60、40和30 mg/kg剂量组外视网膜厚度分别为0μm、(9.5±2.3)μm、(42.8±2.7)μm、(71.3±2.4)μm和0μm、0μm、(20.8±2.5)μm、(62.9±2.0)μm,其损伤程度和剂量及时间成正比。结论:MNU可选择性地诱导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发生凋亡,该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口服牛视网膜S抗原与脂多糖(LPS)对Wistar大鼠抗原诱导性葡萄膜视网膜炎(AIU)的影响。方法:用纯化牛视网膜S抗原和福氏完全佐剂的混合乳剂致敏大鼠,14d后接种S抗原于致敏鼠眼玻璃体腔复制AIU模型。观察致敏前口服S抗原及LPS、单独口服S抗原或牛血清白蛋白(BSA)对AIU眼部表现和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影响。结果:与口服BSA组比较,口服S抗原及LPS组在AIU第1、3、5d的临床分级参数显降低,炎症持续时间显缩短,DTH显降低。与单独口服S抗原组比较,口服S抗原及LPS组在AIU的炎症持续时间显缩短,DTH显降低。结论:口服S抗原及LPS明显抑制AIU的炎性反应和DTH,口服LPS可加强S抗原对AIU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与检测兔房水中各蛋白组成,观察房水对培养角膜基质细胞的作用.方法:CZE 测定新西兰白兔房水蛋白成分:运行缓冲液硼酸钠-硼酸缓冲溶液(pH=8.7、9.1、9.4);毛细管柱温20 ℃;检测波长 200 nm;压力进样0.5 psi,进样时间10s;运行电压20 kV.第1代培养角膜基质细胞进行DMEM/F12培养,加入体积分数为10%的房水,CCK-8检测24 h后细胞增殖情况,每天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应用 pH=9.4的硼酸钠-硼酸缓冲溶液可获得分离效果较理想的兔房水毛细管电泳峰图.加入房水24 h后 CCK8检测吸光度增高(P<0.05),角膜基质细胞生长良好.结论:HPCE可快速有效方便检测兔房水蛋白成分,体积分数为10%的兔房水可促进培养的兔角膜基质细胞生长与增殖.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植入兔角膜的生物学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壳聚糖植入兔角膜的生物相容性,以评价其作为人组织工程角膜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壳聚糖材料制成的膜植入新西兰兔角膜的板层内,进行裂隙灯观察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1周有结膜睫状充血,角膜水肿;2周后充血水肿逐渐消失。兔眼的情况稳定,术后2周角膜半透明;术后8周新生血管消退,材料与角膜的生物相容性好,材料部分吸收溶解,角膜透明。电镜超微结构检查可见兔角膜标本中材料内有角膜基质细胞长入,细胞胞浆较多,细胞器丰富,有大量的新生胶原。结论:壳聚糖与角膜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能自然溶解吸收,可用作组织工程角膜的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