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39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昌市旅游形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宜昌市的地域背景,对宜昌市旅游形象进行了定位研究,提出了“水电旅游之都”的核心理念。并对宜昌市的旅游形象进行了策划,探讨了宜昌市旅游形象的塑造方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山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业为山区发展带来的综合效益;指出山区发展旅游业应结合自身特点走特色经济的发展道路,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昭君文化是三峡地区品位很高的文化资源,值得大力弘扬和进行旅游开发。开发利用昭君旅游文化,是三峡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促进民族团结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是建设鄂西旅游经济带和打造“大三峡旅游经济圈”的需要。在战略举措上,应有高起点、大手笔的规划,策划重大项目,创造旅游品牌;将昭君文化开发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链;以旅游文化理念为指导。加强昭君文化的全方位的深度开发等。通过旅游开发,让昭君文化走出三峡、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学"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长江三峡学建立的意义,探讨了这门新兴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内容与科学特性,说明了三峡文化与三峡学的研究关系.对长江三峡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长江三峡学是一门研究长江三峡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现象的地域特征及时空演变规律的学科,它具有综合性与系统性、时空性和预测性等学科特征.三峡学是三峡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二者在概念上有着严格区别,但在研究上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长江三峡的研究,建立"长江三峡学"既是一种学术上的整合与提升,更是一个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营销”时代,旅游城市要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必须走品牌化之路。宜昌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城市,如何通过品牌化来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由此从SWOT分析人手探讨了宜昌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旅游消费者、旅游经营者与旅游服务人员、政府部门几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旅游伦理道德建设,并提出了加强旅游伦理教育的对策,以期引起人们对旅游伦理问题的重视,促进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昭君文化是三峡地区品位很高的文化资源,其文化内涵丰富,精神影响广泛而深远,值得大力弘扬和进行开发。文章诠释了昭君文化生成的原因,分析了当前深入研究昭君文化的时代背景,指出了昭君文化开发重大的现实意义,认为,开发利用昭君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促进民族团结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开发利用昭君文化,应在境界上予以提升,将昭君作为东方人类的和平女神与西方世界的自由女神呼应和对话,把昭君和平文化品牌推向世界;在开发上应有大手笔的规划,并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幸福是人生活的终极目标,旅游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方式.旅游发展的初衷就是要服务于人的旅游和幸福生活的需要.但在消费社会里以消费为目的大众旅游逐渐背离了旅游发展的初衷——让旅游者成为消费者、旅游活动成为消费活动,从而遮蔽了旅游之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旅游发展幸福悖论的实质是“旅游发展”和“人的幸福”这二者之间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错位.从旅游发展中的异化现象入手,论述了旅游发展幸福悖论的内涵,提出了旅游健康发展的伦理价值指引:为了破解旅游发展的幸福悖论,必须确立人的幸福是旅游发展的主要目的,树立以发展伦理价值原则为指导的新型旅游发展观,践行合乎伦理的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旅游目的地环境优化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旅游目的地环境优化的主要内容,并分别从倡导"责任旅游"以及生态环境、视觉环境、社会环境、服务环境和投资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对策,旨在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从环保意识到环保行为的转化机理,以北京户外运动市场调查为基础,探讨了户外俱乐部对户外运动者环保素质的提升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