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特殊的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观察了大气压下氩气/空气混合气体放电中放电丝的准粒子行为.实验发现当空气含量较低时,运动的2个放电丝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吸引作用;而当放电气体中空气含量较高时,运动的2个放电丝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排斥作用.  相似文献   
2.
SiC纳米线改性环氧树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SiC纳米线为增强剂,利用回流法将偶联剂KH-550嫁接在SiC表面,进而使SiC粒子更好地分散在环氧树脂中.通过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测试和断裂面形貌的分析,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iC可提高环氧树脂的机械性能,而经过表面接枝处理的纳米SiC填充复合材料的抗拉伸等性能显著改善.同时在耐腐蚀测试中,由于偶联剂影响了复合材料的性质,使不同的复合材料在酸碱条件下优势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利用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SiO2表面进行改性,得到了pH响应的功能性SiO2纳米材料。通过调节系统的pH来改变材料表面亲疏水性,从而促使其在油水两相体系自由转移并分散到其中一相。此外探讨了两种硅烷的摩尔比例对材料转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摩尔分数为4%时,该材料的油水两相转移特性最佳。同时实验证明,该材料可以在表面张力较小的油相与水相之间转移并循环5次后,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简单方法在磁性粒子表面包覆氧化硅后,采用嫁接法将有机功能基团成功引入到壳层表面,得到核壳结构纳米材料Fe3O4@SiO2-R。通过N2物理吸附、透射电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别对材料结构和磁性进行表征。所制备的界面活性复合材料Fe3O4@SiO2-R在油水两相界面表现出较高的乳化效率,少量的Fe3O4@SiO2-CH3就能配制得到磁响应特性的W/O型Pickering乳液,进一步系统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和嫁接条件对Pickering乳液液滴尺寸和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利用介质阻挡放电装置,观察到单臂螺旋波、多臂螺旋波与靶波,发现在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不同臂数的螺旋波斑图可以相互转化.利用唯象模型模拟了不同臂数螺旋波的演变过程,结果显示:拓扑缺陷(断层)向螺旋波中心移动时,会引起螺旋波臂数的改变,若断层与螺旋波拓扑荷同号,螺旋波臂数增加,若断层与螺旋波拓扑荷反号,螺旋波臂数将减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