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牡1#杨是从中国林业科学院培育的F1杂种无性系中筛选出的优良雄性无性系,经过多年无性系对比及区域化栽培试验证明,该品种在黑龙江省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虫、抗寒能力强、材质好、树形优美等优良特性.本文将阐述中牡1#杨的育苗和造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网络流量预测方法在刻画网络流量多重特性方面存在的准确性及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模型WRC的流量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分解将网络流量混沌时间序列分解为流量特性不同的近似时间序列和细节时间序列,并利用RBF神经网络和混沌模型分别对这两种时间序列进行处理,得到预测时间序列后再进行小波重构,得到最终的预测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有效,且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快速液相-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RRLC-ESI-MS/MS)技术,在电喷雾质谱正模式和负模式下,对红珠胶囊内容物进行分析鉴定。通过质谱中分子离子峰和碎片离子峰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匹配,保留时间,紫外光谱对比,与对照品比对并结合参考文献鉴定,确证和指认了红珠胶囊中的新北美圣草苷、樱桃苷、柚皮苷、忍冬苷、野漆树苷、橙皮内酯水合物、7-(2″-α-鼠李糖基-6″-(3″″-羟基-3″″-甲基戊二酰)-β-D-葡萄糖基)柚皮素、异橙皮内酯、柚皮素9个化学成分。研究揭示了红珠胶囊的化学物质基础,为控制该药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沙松人工林宜营造于阴坡或半阴坡的山下腹及缓坡的条件下,营造时应充分考虑其生物学特性.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其个体差异表现在叶的形态和生物量的变化上,这种变化导致了沙松人工林分生长的差异.沙松人工林比天然林具有更大的生长潜力,其胸高生长量高出3~8倍,树高生长量高出2~3倍.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含手性蒎烯基联吡啶的手性钼(0)络合物的结构对光谱(特别是CD光谱)性质的影响,合成了两个新型手性钼络合物( )CD452[Mo(CO)4(LRR)]和[Mo(CO)4(LSS)].用元素分析、IR、UV vis、CD、1HNMR和13CNMR等对其进行了充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络合物为一对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物理化学性质、配体互为对映体的光学异构体;两者在可见区的CD曲线呈现弱Cotton效应,且大致为镜象对称,说明在相应的手性络合物中,由于联吡啶上相反手性的蒎烯基通过中心金属钼对MLCT发色团产生了手性微扰作用,从而产生诱导CD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中,龙门刨床的电路具有典型的、复杂的特点。一直被做为堆修电工考核题目之一。龙门刨运行涉及到各种拖动机构,包括直流电动机、电机扩大机、直流发电机、励磁发电机等。实训台采用直流调速来模拟龙门刨床运行,通过此实训台演示龙门刨的工作情况,使学习者更方便了解龙门刨床的运行过程并分析其电气原理线路。所以设计龙门刨实训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设计了一种碳纳米管表面氨基化修饰及其聚脲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分子设计和制备方法。首先,通过混酸氧化处理得到羟基化碳纳米管;其次,以原位聚合法,通过聚丙烯酸中羧基和碳纳米管表面羟基的酯化反应,将聚丙烯酸接枝到碳纳米管表面;最后,通过接枝聚丙烯酸和端氨基聚醚D-400的酰胺化反应,在碳纳米管表面实现氨基官能化修饰。将氨基修饰的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端氨基聚醚固化剂混合物中,进而与端异氰酸根预聚物组分反应得到碳纳米管/聚脲基纳米复合材料。经测试可知,氨基化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0.7%时,在聚脲基体中分散比较均匀,且聚脲的拉伸强度比原始碳纳米管修饰的聚脲增加了40%。  相似文献   
9.
以选育出的杨树新品系J号杨、50号杨、B号杨为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苗龄型-根-干苗主要生长性状及苗高、地径年生长规律进行拟合,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在0.978 6以上,并以此将J号杨、50号杨、B号杨生长过程分为4个时期,各品系速生期苗高及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比率分别为J号杨59.8%,70.3%;50号杨65.1%,64.6%;B号杨60.3%,68.8%,均高于小黑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浓乳液模板法制备三聚氰胺-间苯二酚-甲醛多孔树脂,将其热解后得到了可用于二氧化碳吸附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研究了浓乳液模板的分散相体积分数和三聚氰胺含量对多孔碳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乳液模板分散相体积分数为90%的条件下制备的多孔聚合物具有丰富的通孔结构。经过热解后,得到了兼具无机碳骨架和有机氮活性位点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热解温度和三聚氰胺含量对多孔碳材料二氧化碳吸附性能的影响,二氧化碳的吸附容量最高可达到3.32 mmol/g,同时表现出良好的选择吸附性和再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