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42CrMo、45CrMnMo二种钢亚温淬火时,亚温淬火温度与未溶铁素体和先共析铁素体量及硬度的关系,测定了铁素体含量对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试验发现,亚温淬火含有铁素体时,接触疲劳寿命比不含铁素体的完全淬火的要好,随铁素体含量增加,接触疲劳性能不断提高,对于42CrMo钢,铁素体含量达到约10%,45CrMnMo达到约8%时,接触疲劳性能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就五种国外渗碳齿轮钢和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20CrMnTi渗碳齿轮钢,经渗碳热处理和强化喷九处理后,进行了接触疲劳快速法强度试验,以及显微硬度分布、残余应力、断口分析等较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除了SAE8620钢比20CrMnTi钢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低外,其它四种钢ZF_7、20MnCr5、SCM420H(脱气)、SCM420H与20CrMnTi钢相当;接触疲劳强度与其表面有效硬化层深度关系密切;喷丸处理后的试件,和冶炼时采用特殊脱气工艺(简称脱气)的钢材,其试验数据离散性小,接触疲劳强度高。  相似文献   
3.
应用 X 射线衍射方法就(200)_α/(220)_γ、(211)_α/(220)_γ、(200)_α/(311)_γ和(211)_α/(311)_γ四组线对研究了接触疲劳过程中残余奥氏体的转变.试验表明,疲劳初期这种转变十分明显,当累积疲劳时间达10分钟后趋向稳定。此种转变产生的形变诱发马氏体提高了强度,而相变中比容的改变是塑性的象征,最终显示了较好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接触疲劳的失效类型和机理、接触疲劳测试设备及试验方法、内外因素对接触疲劳强度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概况,针对国内研究现状提出了发展接触疲劳强度学科的几点建议供同行和领导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42CrMo 钢得到混合组织(M+B+P_细+F)的热处理工艺及在相同硬度条件下混合组织与单一回火索氏体组织的接触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混合组织的接触疲劳寿命(N_o、N_f)高于单一回火索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25MnTiBRe和18CrMnTi钢在0.6mm、1.0mm、1.3mm三种不同层深条件下,渗C、一般C—N共渗和薄层软化工艺及其对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同种材料制造承受较大负荷的齿轮或其它机件,无论在上述哪种渗层下,经三种不同工艺处理后,薄层软化工艺的接触疲劳强度最高,一般C—N共渗次之,渗C最差;在我们的试验范围内,无论哪种材料,哪种工艺,其接触疲劳强度都随渗层深度增加而提高;工艺和渗层相同情况下,25MaTiBRe比18CrMnTi钢的接触疲劳强度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接触疲劳试验的方法,确定了试件接触疲劳失效的指标。研究了表面强化层硬度分布、表面薄层软化处理、滑动此等因素对接触疲劳强度的影响。对于表面强化试件,并对其宏观和电镜断口、剖面裂纹及剥落层深度等进行了接触疲劳裂纹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观察和分析。试验表明疲劳裂纹是从内部产生的,与最大切应力理论是一致的。可见增加表层强化层的厚度,提高心部和过渡区的强度可提高机件的接触疲劳寿命。此外,本文并根据本试验结果和有关资料讨论了提高机件接触疲劳抗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一种能检测从裂纹萌生到剥落全过程的接触疲劳裂纹扩展的方法,建立了接触疲劳裂纹扩展曲线——裂纹长度A和循环次数N之间的关系.从这曲线上能测量出新的接触疲劳性能指标:孕育期N.、稳定扩展期N_1、快速扩展期入N_2和稳定扩展速率V_1,快速扩展速率V_2.这些性能指标对于深入研究内外因素对接触疲劳寿命的影响,对于明了接触疲劳剥落机理,对于评定各种材料、工艺和组织的接触疲劳性能都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用扫描电镜在接触疲劳麻点剥落断口上,首次显示了马氏体的立体形貌及其脆断特征,讨论了显示高碳马氏体立体形貌的条件,星花状分布的马氏体的形成原因和高碳马氏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表面薄层残余奥氏体在接触疲劳过程中引起的表面尺寸和组织结构(残留奥氏体、马氏体及碳化物等)变化的规律,提出了用残留奥氏体进行表面层软化提高接触疲劳抗力的原因是:残留奥氏体局部塑变扩大接触面积降低实际接触应力能提高寿命,但它只占少部分,而大部分则是由于组织结构变化引起的。残留奥氏体应变诱发相变马氏体提高了表面层实际强度,延缓接触疲劳裂纹的产生与扩展。未转变完稳定化了的残留奥氏体有缓和应力集中的作用,能阻止接触疲劳裂纹的扩展,防止表层碳化物碎裂剥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