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5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由于受地球重力的作用以及不同高度大气温度不同的影响,地球表面大气层中的气体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层的折射率随高度增加变小,造成太阳光线在其中传播的轨迹是曲线而不是直线。现在我们研究这一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数学实验是适应素质教育提出的,国家教育部积极倡导开设的一门新型实验课程,该课程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初步确立了数学实验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并对开设课程的途径、实施教学环节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将巴斯德毕赤酵母异源表达出的疏水蛋白rHGFI和rHFBI修饰硅化玻璃后进行玻璃表面接触角测定.结果显示:蛋白处理的硅化玻璃表面由疏水变为亲水.蛋白溶液表面张力测定结果表明:rHGFI和rHFBI是表面活性非常强的蛋白,均可使表面张力降低.以常用的食品乳化剂酪蛋白酸钠为对照,检测rHGFI和rHFBI蛋白的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0.1%的rHGFI和rHFBI蛋白溶液发泡能力明显高于同浓度的酪蛋白酸钠溶液,rHFBI蛋白溶液的泡沫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4.
根据Koch曲线的构造性质,在齐次坐标下采用几何变换的方法生成了Koch曲线,给出了Koch曲线的Matlab程序实现和计算机演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构造出具有较高精度的Koch曲线.  相似文献   
5.
表示出了均匀带异号电荷的两圆盘之间中心轴线上电势及电场强度的解析公式。  相似文献   
6.
结合高校校办产业实际,论述校办产业在高校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上疏松砂岩油藏使用常规含氟酸液体系酸化易造成岩石骨架疏松和二次伤害的问题,结合海上油田注水井不动管柱酸化和酸化后残酸不返排便直接转正常注水的特点,研制出一套低腐蚀、低沉淀的螯合酸复合解堵体系,并以渤海油田X区块注水井为例,对注水井欠注原因及解堵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螯合酸复合解堵体系具有较好的缓速性、缓蚀性和抑垢性,可有效增加酸液作用距离、保障注水管柱安全、避免造成岩石骨架疏松和抑制二次和三次沉淀产生,能高效解除无机物和聚合物伤害;X区块注水井欠注原因主要是水敏、微粒运移、悬浮颗粒、结垢和聚合物等形成的多元复合物堵塞地层;现场应用单井视吸水指数增加幅度大于65.4%,解堵效果显著,可在类似油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供了一种暂堵剂酸化试验研究方法。对暂堵剂的油溶性、粒度分布及在酸液中的稳定性和暂堵剂与酸液的配伍性进行了试验分析,采用特殊设计的暂堵酸化试验仪器,分别研究了暂堵剂对岩芯的暂堵效率,在产出液中解堵效率,及不同渗透率岩芯的暂堵分流效率.模拟实际酸化过程的注酸顺序,进行了暂堵酸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Z-1暂堵齐,其油溶性好,在酸液中表现为惰性,与酸液及添加剂配伍性好,并联岩芯酸化时能有效地暂堵分流,使低渗透岩芯吸酸量增大,均匀改善了各不同渗透性岩芯的最终渗透率,提高了酸化效果。结果分析表明,采用暂堵剂酸化技术可有效地解决渗透率差异较大的多层油藏均匀吸酸,均匀解堵问题,而无需进行其它分层措施,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砂岩酸化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旋转岩盘试验仪,在高温、高压旋转运动条件下,将四川二迭系阳新灰岩、展旦系白云岩以及大理石与不同浓度盐酸液(现场配方)进行了旋转反应试验研究。给出80公斤/厘米3、60℃、500转/分和1000转/分时酸岩反应系统的反应动力学方程;测出盐酸液与大理石和质纯石灰岩反应的反应级数近于1,白云岩和杂质较多的石灰岩的反应级数大于1。试验证明:温度和转速对酸岩反应的反应级数无影响。用不同沮度下的酸岩反应数据,算出酸岩反应系统的反应活化能为6910卡/克分子。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技能的分析与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给出了教学技能与数学教学技能的含义.并简单阐述了数学教学技能的基本内容.重点分析了数学教学技能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教学技能的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基于听课教师和学生的评定结果,给出了进行模糊评判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