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分析FUO病儿159例,占同期儿科住院人数的6.76%,以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在夏季6~8月发病者占65.4%,多为不规则发热。以感染性发热多见(占69.81%),其中败血症占57.65%,其病原以葡萄球菌及四联球菌多见。FUO病儿常伴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血沉降测定高达90mm/h以上者均有严重疾病。本文分析了结核病、白血病的误诊病例并总结教训。为作出正确诊断必须首先认识健康小儿体温的变异,区别发热是属良性、自限性、还是属严重器质性疾病,并认识假性FUO及功能性长期低热的特点,对FUO的诊断步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临床较罕见,海南岛未见有泫病的报道。最近我们收治了2例(二姐妹)HS并发溶血危象的小儿(见相片),并发现其母亲亦患本病。据此,我们进行了家系调查及行有关的化验检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海南岛陵水县苗族居住的两个自然村苗族居民171人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发病的调查结果。发现HbA_2增高在3.5%以上者49例,占受检人数29%。其中有12例伴有HbF增高,占HbA_2增高人数25%。HbH病6例。占受检人数3.5%,仅有HbF增高者6例,地贫类型是β~+杂合子居多数,少数HbH病。也可能存在α地_1,杂合子,α地_2杂合子及纯合子,α-地贫基因和β地贫基因结合体的杂合子等。两村是人口少,地贫发生率高和类型较多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万宁县两个区苗族居民185户共522人地中海贫血症(以下简称地贫)的调查结果。共检出不同类型地贫患者126人,分属81户。地贫人数占受检人数24.1%。地贫患者户数占受检户数43.8%。检出 HbA_2。含量在3.5%以上者67人,占受检数12.8%,他们分属35户。有一个村 HbA_2含量在3.5%以上人数高达26.7%,HbA_2增高的67例中有5例伴有 HbF 带,HbA_2含量在3.5%以下有 HbF 带者19例。在受人数中发现有 NHP 带深染,经联苯胺染色证明此位置有成份为 HbC_o-nstant Spring 慢泳带者29例,占5.5%,同时发现β°-地贫纯合子1例。HbH 病3例。α-地贫_1(又称标准型α-地贫)9例。该处为地贫发生率较高及类型较多地区。海南岛苗族居民的地贫发病情况资料较少,1986年初对万宁县苗族进行了调查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院儿科于1986年7月至1987年10月收治4例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本文对其进行分析。并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1 病例分析1.1 一般资料 4例中男女各2例。出生后3天起病1例,13~17天起病者3例。发病季节分布在7、8、9月份。2例体重均为3.5kg,1例4kg,另1例为足月小样儿,体重为,2.3kg。除1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和(?)—、(?)—珠蛋白基因探针杂交分析技术,分析海南岛五例HbH病人的(?)—珠蛋白基因结构。结果证明4例属于非缺失型与(?)—地贫1双重杂合子,1例为左侧缺失型(?)—地贫2与(?)—地贫1双重杂合子。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海南岛陵水县黎族人聚居地1015人的地中海贫血病调查结果。调查结果发现55例HbF含量增高者(血红蛋白F电泳区带携带者),占调查人数5.4%。其中2岁以下年龄者10例,只有2例可以排除地中海贫血病。本文还采用DE5 2纤维素微柱层析法随机测定895例黎族人的HbA_2含量,大多数人的HbA_2在2.6%左右(男性2.60±0.92%,女性2.68±0.97%),其中有85例HbA_2含量超过3.8%,占受检人群9.5%。  相似文献   
8.
∝-地中海贫血病在我国海南岛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本文报道应用∝-珠蛋白基因探针以及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印迹杂交技术分析海南岛两个HbH家系(汉族)的∝-珠蛋白基因型。其中家系一(一家共六人:父、母、大姐姐、二哥哥、三哥哥及先证者林某)的∝-珠蛋白基因型分别为:先证者林某是非缺夫型与∝-地贫_1双重杂合子(∝∝~T/--)、父亲是∝-地贫_1杂合子(∝∝/--)、母亲是非缺失型杂合子(∝∝~T/∝∝)、大姐姐是∝-地贫_1杂合子(∝∝/--)、两位哥哥是正常∝-珠蛋白基因型或非缺失型杂合子(∝∝/∝∝)或(∝∝~T/∝∝);家系二(一家共四人:父、母、哥哥及先证者范某某)的∝-珠蛋白基因型分别为:先证者范某某是∝地贫_1与∝-地贫-1双重杂合子(-∝/--)、父亲是∝-地贫_1杂合子(∝∝/--),母亲是∝-地贫_2杂合子(-∝/∝∝),哥哥是正常∝珠蛋白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32例无心脏炎及其它主要表现的风湿性关节炎患儿进行了临床分析及长期随访,发现急性风湿热中关节受累者仍多见(占73%),表现不典型者增多(16%),认为不典型风湿性关节炎是不典型风湿热的主要表现类型,诊断时对不典型的关节表现应视为重要线索,无症状心前区杂音有变化也具有诊断价值随访发现其复发率低,但仍有发展为心脏瓣膜病者,治疗中定期应用抗生素至少5年以控制复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南京地区1980~1981年秋冬季腹泻小儿234例进行了临床分析。发病年龄多为6~24个月的小儿,腹泻流行的高峰是在11~12月份。呕吐是早期突出的症状。195例病人作了大便培养,仅34例阳性(17.4%)。14例大便标本经电镜检查其中12例发现轮状病毒颗粒。提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和结合文献复习,我们对轮状病毒腹泻拟定了临床诊断标准,并对其诊断技术、治疗与预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