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8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3 毫秒
1.
给出了特征的定义、参数化技术的定义,以及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的定义,并建立了双螺杆磨浆机构的参数化模型,最后运用Pro/TOOLKIT和VC++实现了双螺杆磨浆机构的参数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塑料注射模具冷却水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本软件为Pc级,主要应用传热学、化工原理的基本原理,开发设计了模具冷却水道计算模块,并对模具的冷却系统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3.
赵颖  梁冰  薛强  王永波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1):4893-4896
考虑不可动水和污染物的非平衡吸附特性以及微生物降解等因素,建立了土壤-水环境中污染物运移的两区非平衡吸附模型。基于自行编制的有限差分程序给出了二维仿真算例,模拟了农药等污染物在土壤-水环境中的运移过程,探讨了在不可动水和非平衡吸附影响下土壤中各相浓度分配的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土壤各相的浓度变化并不同步。可动水相浓度变化最快,对浓度分布起主导作用;不可动水次之;可动区吸附相浓度变化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而不可动区吸附相浓度变化最为缓慢,滞后现象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将城市交通网络中的交通流视为多孔介质网络中的渗流,利用裂隙介质中多相渗流力学理论,考虑人流和车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道路通行能力的不同,建立了城市交通网络通行能力计算的渗流力学模型,该模型的计算可以借助渗流力学的现有知识进行,可以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城市交通网络的交通流分布以及城市交通网络的宏观通行能力。从而为城市交通规划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创新"概念的提出到实现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创新驱动理论的发展不断深化,理论内涵和研究范畴不断丰富,而且通过实践的不断检验进而实现理论的凝练和升华。在此过程中,科技创新的作用和贡献不断提升,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不断加强,创新要素和资源的制度化保障功能更加凸显。同时,研究方法上既包括了定性研究、又拓宽了量化分析的范畴,实践积累上也兼顾了国外经验与国内探索,对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了政府、市场、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双参数自由曲面在CAD选型中的消隐算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介绍了实现该算法的主要步骤及进行程序设计的消隐框图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后碰撞过程中人体胸部的损伤情况,基于人体解剖学构建了人体胸部有限元模型,模型包括胸椎、椎间盘、肋骨、肋骨软骨、胸骨、锁骨、肩胛骨、肌肉和韧带等人体组织.通过后碰撞仿真模拟,研究了胸部组织的应力及应变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后碰撞过程中,胸椎T1、胸椎T2和胸椎T3的应力和应变较大,可能发生椎体骨折;第一肋骨到第三肋骨的损伤可能较大,容易发生骨折;T1–T2、T2–T3和T3–T4之间的椎间盘应力较大,可能产生椎间盘突出等损伤.  相似文献   
8.
非水相液体传输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及数值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多孔介质流体力学和溶质运移动力学原理,建立了非水相液体在地下环境系统中传输过程的多组分多相流耦合数学模型,对多相流渗流场模型和污染物传输浓度场模型分别采用了IMPES和特征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数值离散,模型中充分考虑了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体系中扩散、吸附解吸、界面间分配以及微生物降解等化学反应以及气相作用,并以苯在土壤中传输的浓度分布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该数值模型较以往数值模型相比.可有效地克服在数值解过程中的弥散和振荡,对于石油工程领域中油气藏多相流数值模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中国文化传播在军队院校外训工作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探讨了在培训全过程中应如何按照"传授知识、传播文化、增进友谊"的目标定位,并运用"学知识的同时学文化、学装备的同时学军事、学技能的同时学管理"的思路和措施,积极、主动地面向外训学员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军事文化和管理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填埋场的安全运行及控制垃圾渗滤液的产量,垃圾填埋场通常建有封场覆盖层。封场覆盖层中水分的动态变化是关系到封场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考虑降水、蒸发循环补给的边界条件下,建立了水分在封顶系统中运移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此模型预测了11次蒸发、降水循环补给边界作用下,封场覆盖系统中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另外,对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进行了参数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整个覆盖封顶系统中含水率对边界变化响应的灵敏程度随土层深度的延伸而逐渐减弱,其中反应最为敏感的是最上层的植被层;当降雨强度为10cm/h,持续时间达到14.5小时,水分将穿透整个封顶覆盖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