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自然科学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考察了HDEHP在不同稀释剂中对Zn(Ⅱ)的萃取平衡,探讨了萃取平衡常数与稀释剂性质间的关系,建立了平衡常数与稀释剂极性参数(DP和S)间的经验方程.求得萃合物ZnA2·2HA的溶解度参数为16.5J1/2.cm-3/2.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不同稀释剂中TBP对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等一元有机酸的萃取.探讨了被萃取物结构与萃取性能的关系及稀释剂性质和温度对萃取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萃取机理进行了研究.正辛烷中不同有机酸的萃取顺序为,①三氯乙酸>二氯乙酸>氯乙酸>乙酸,萃取平衡常数随有机酸的取代基诱导常数σ*的增大而增大,两者间遵从Taft线性关系,诱导效应是影响萃取的主要因素.②丁酸>丙酸>乙酸>甲酸,随诱导效应减弱和空间效应增大,萃取能力增强,表明空腔效应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二(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吡唑啉酮-5)合钯(Ⅱ)的合成、红外表征及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采用微分和积分相结合的方法,推断出了可能的热分解机理及热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
5.
双水相萃取体系Co(Ⅱ)、Ni(Ⅱ)的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双水相萃取体系中,水相pH、有机相萃取剂浓度对Co(Ⅱ)、Ni(Ⅱ)传输的影响,确立了Co(Ⅱ)的正、逆向初始萃取速率方程,初步推断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得出了利用该体系进行Co(Ⅱ)、Ni(Ⅱ)分离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三辛基氧化膦(TOPO)的正辛烷溶液萃取硫氰酸的分配平衡和三辛基氧化膦从硫氰酸介质中对镍(Ⅱ)的萃取平衡.结果表明:TOPO与硫氰酸形成TOPO·HSCN萃合物,萃取常数lgβ=2.42;萃取镍(Ⅱ)时形成Ni(SCN)2:·2TOPO和Ni(SCN)2·4TOPO两种萃合物,萃取平衡常数分别为lgK2=4.73和lgK2=7.12,TOPO在硫氰酸介质中对Ni(Ⅱ)有较强的萃取能力.  相似文献   
7.
用稀释法求得了NaDEHP[(二(2乙基己基)磷酸钠)/醇/正庚烷/水体系的W/O型微乳液中胶团的结构参数,粒核半径RW,胶团有效半径Re,界面层厚度H,表面活性剂形成胶团的平均聚集数N,胶团总数Nd以及表面活性剂所占总界面积Ad.研究了不同水量及不同醇时,醇从油连续相转移到界面层时自由能变化ΔG0c-i.讨论了ΔG0c-i与醇碳原子数n以及RW与含水量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磷酸(HA)-甲苯从氯化物介质中萃取镓(Ⅲ)的平衡.发现体系中同时存在两种萃取平衡,生成GaClA22HA和GaA33HA两种萃合物.求得了不同温度下两平行反应的平衡常数,测得了各反应的热焓;同时实验证明二-(2-乙基己基)亚砜(DEHSO)、磷酸三丁酯(TBP)、三苯基氧膦(TPPO)对HDEHP萃取镓(Ⅲ)无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在甲苯和水体系中的分配,用分配法并佐以红外光谱确立了磷酸三丁酯和甲苯体系对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的萃取机理;分别求得了分配平衡常数Kd和萃取平衡常数Kex及分配平衡和萃取平衡的焓变,发现lgKd及lgKex与羧酸的碳原子数n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二(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吡唑啉酮-5)合钯(Ⅱ)的合成、红外表征及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采用微分和积分相结合的方法,推断出了可能的热分解机理及热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