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1.
为探究武汉市疫情管控期间的空气质量状况,将管控时期(2020.01.24—2020.04.08)的AQI (air quality index)、水溶性无机离子(NO3-, NH4+, SO42-, C1-, K+, Ca2+, Na+, Mg2+)浓度均值与近6年相同时段的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以旬期为时间尺度,运用相关性分析法着重探讨管控期间AQI、水溶性无机离子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管控期间空气质量较往年同时段好,优良率达到98.7%,首要污染物主要为PM2.5和O3-8 h. NO3-、SO42-、NH4+为管控以及历年相同期间水溶性无机离子的重要组分,管控期间NO3  相似文献   
2.
运用HYSPLIT多受点前向轨迹模型、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WRF-CMAQ模式等方法,基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的黑碳实测数据,对不同气团背景下武汉地区16个垂直高度层积聚黑碳气溶胶浓度的潜在源区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地区黑碳气溶胶的质量浓度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秋、春季节波动较为剧烈;在垂直方向16个高度层上,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是武汉黑碳质量浓度较高值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各个不同的高度层范围内都存在影响武汉黑碳质量浓度的潜在源区;需要注意的是,在距地面高度300、900、2 000、5 600、7 600 m上,黑碳质量浓度值主要分布在低值水平范围内,并且在空间分布上比较分散;说明在这几个高度层上,武汉地区污染物的潜在源区不明显,各源区对污染物的贡献率较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