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4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矿物的化学类似物八氯丙烷(C_3Cl_8)的快速,高溫、单剪形变实验展示了结晶物质颗粒的极大的塑性形变。形变后的八氯丙烷(C_3Cl_s)在室温下和在没有进一步的形变条件下,很快失去了形变的显微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2.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石变形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柯石英、金刚石榴辉岩是南大别超高压变质岩石的主体,在这些榴辉岩的未退变质核心、退变质斜长角闪岩及超高压围岩中,保存有大量不同变质时期的宏观—微观变形构造.其中主要的变形构造是在单剪应力状态下,由具有顶端指向NW动向的角闪岩相变形作用D2形成的a型褶皱F2,以共轴样式叠加于纯剪应力状态下榴辉岩相变形作用D1形成的斜卧褶皱F1之上的二次叠加褶皱,总体形态符合Ramsay第三种干涉型.这两期变形作用揭示了超高压变质岩石在折返过程中存在两种动力学机制,它们相续作用才使得这些超高压岩石出露地表.  相似文献   
3.
在华南丽水一建阳地区作者首次发现蛇绿混杂岩、混杂岩的外来岩块是代表古洋壳碎片的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玄武岩、斜长角闪岩,石榴角闪岩和代表陆壳结晶基底一沉积盖层的斜长片麻岩、花岗岩,石英粉砂岩、灰岩。基质是强烈片理化的深海复理石。混杂岩沿北东向从福建南平一建瓯到浙江龙泉一松阳断续出露。研究发现混杂岩分为陡倾斜的内带和平缓的向北西逆冲的外带,监伴随有强烈的构造变形带、糜棱岩带和碰撞型花岗岩。作者认为这代表二个陆壳地体碰撞的缝合线、碰撞造山运动发生在奥陶纪,并导致二个陆壳地体之间南华海的消亡。  相似文献   
4.
矿物的化学类似物八氯丙烷(C_3Cl_8)的快速,高温、单剪形变实验展示了结晶物质颗粒的极大的塑性形变。形变后的八氯丙烷(C_3Cl_8)在室温下和在没有进一步的形变条件下,很快失去了形变的显微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