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硫酸环境对水泥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在不同硫酸环境下不同龄期(0-28 d)的水泥土表面和抗压强度变化,得出了水泥土表面腐蚀程度随着时间的增长和腐蚀环境介质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水泥土抗压强度随硫酸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规律;分析了硫酸溶液的pH值和SO4^2-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出随着腐蚀时间的增长腐蚀环境的pH值增大,SO4^2-质量浓度则呈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硫酸环境下pH值、SO4^2-质量浓度和时间与水泥土强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关系式,经对比预测值与实测值,证明它们比较接近,说明模型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高温老化对降滤失剂SMPFL与钠蒙脱土Na-MMT复配体系的滤失性能及影响规律,通过体系黏度、红外光谱、SEM及Zeta电位等考察了体系的高温失稳机理。老化前SMPFL在Na-MMT表面的吸附造成颗粒Zeta电势、水化膜厚度以及颗粒间斥力增加,而且使颗粒在泥饼中松散堆积增大了泥饼渗透率,滤失量的降低主要原因是体系黏度的增高;虽然高温造成Na-MMT/SMPFL体系滤失量增大,但老化后SMPFL仍具有良好的控滤失性能。高温老化造成Na-MMT与SMPFL间氢键作用力减弱,加速聚合物从颗粒表面的脱附、减小颗粒水化膜厚度,而且导致SMPFL的水解。与老化前相比,老化后体系滤失量的降低主要原因是泥饼渗透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速旋转冲蚀的方法评价了重晶石对金属表面的冲蚀效果,考查了剪切速度、剪切时间以及加重剂含量对冲蚀速率的影响规律。利用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以及表面形貌仪研究了重晶石对金属表面的冲蚀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冲蚀速率受冲蚀流速、作用时间、重晶石粒径大小及其含量的影响明显,冲蚀时间越短、流速越大、重晶石粒径越大、重晶石含量越高,冲蚀速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赤泥的掺加对石灰土渗透性能的影响,通过配制赤泥-石灰土后进行渗透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赤泥掺量、配比含水率、孔隙比和养护龄期等变量因素对试样渗透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拜耳法赤泥的掺入增强了石灰土的抗渗性能;试样的含水率和孔隙比对渗透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二者随着对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偏离,渗透系数增大,抗渗性能减小;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试样渗透系数减小,抗渗性能提高。可见,赤泥的掺入有利于石灰土抗渗性能的提高。试验为赤泥石灰土抗渗性能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赤泥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阻率法定量研究土的孔隙特征,通过试验测量了不同孔隙率的饱和砂在不同电流频率下的交流电阻抗,然后研究电阻率、电流频率以及孔隙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孔隙水的电阻率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饱和砂的电阻率随电流频率的增加而减小;饱和砂的电阻率随孔隙率的增加而减小;结构因子随电流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结构因子随孔隙率的增加而减小;最后在分析等效电路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电流频率变化的饱和砂电阻率模型。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孔压静力触探(CPTU)能够同时获取静力触探(CPT)及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结合济宁-徐州高速公路液化场地CPT和CPTU测试资料,采用我国规范法、通用Robertson法(CPT法)和Juang法(CPTU法)对场地进行了液化评价.利用CPTU土分类图及其状态指标等值线、超孔压、归一化超孔压和新的联合图法对土体...  相似文献   
7.
通过连续测试双液硅化加固过程中黄土的电阻率变化。计算得到了电阻率结构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包括土的平均结构因子、平均形状因子与各向异性系数。分析了加固过程土体结构的变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黄土电阻率随着电流频率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当电流频率范围为50 k Hz~1 MHz时,电流频率对黄土电阻率实测值影响较小;双液硅化加固过程中,竖向和横向电阻率均随着时间的增加先减小,最终保持稳定,且减小趋势均集中在初始阶段。平均结构因子和平均形状因子均随时间的增加先减小,最终趋于稳定。各向异性系数随时间的增加先快速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基于Archie法则,通过试验计算出水泥土试块受不同浓度硫酸溶液侵蚀后的胶结系数,研究了水泥土基本物理参数、电阻率参数同胶结系数之间的关系,最后对硫酸侵蚀水泥土的化学机理进行了浅析。研究表明,受硫酸侵蚀后,胶结系数随着硫酸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含水量、孔隙率、孔隙比、水泥土电阻率均随着胶结系数的增加而减小,它们呈线性关系,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化学反应是导致胶结系数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模拟工厂酸性污水和酸雨对赤泥改良黄土渗透系数的影响,选取硫酸作为渗滤液进行渗透试验。将不同含量的赤泥掺入到黄土中,测试了赤泥改良黄土的渗透系数,探讨了渗透压强、硫酸浓度、孔隙比和赤泥含量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渗透系数随渗透压强的增大基本趋于稳定;渗透系数随硫酸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呈指数关系,随孔隙比的增大快速增大;渗透系数随赤泥掺入量的增大而减小,赤泥的掺入助于提高黄土的抗渗性,当赤泥含量在15%左右时,渗透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由硫酸污染土配制成的水泥土室内模拟试验,对不同硫酸质量比条件下,一定水泥掺量的水泥土试件外观特征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实时观测和记录,得到硫酸水泥污染土试件表观特征照片和抗压强度变化曲线;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硫酸对水泥土外表形态影响不大,没有出现开裂、起皮等现象,但是对水泥土外表颜色和力学强度产生了明显影响,由污染土配制成的水泥土颜色较干净土配制成的水泥土颜色有了明显变化;硫酸质量比不同,水泥土强度存在很大差异,得出除硫酸质量比为9 000 mg/kg外,其他硫酸质量比条件下的水泥土强度在90 d龄期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探索性地讨论了硫酸导致强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文章对水泥土在硫酸污染条件下的应用及工程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