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0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间接测定茶叶中茶多酚的原子吸收法。基于茶多酚与碱式乙酸铅发生络合反应,定量生成难溶于水的黄色沉淀,经离心后,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上清液中过量的铅离子,可间接测得茶多酚含量。其线性范围为3~25μg/mL,RSD=1.3%。测定结果与经典滴定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联苯基取代聚噻吩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侧链芳香基团对聚噻吩衍生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采用偶联反应合成了反应单体 3-联苯基噻吩 ,然后在三氯化铁的氧化作用下聚合 ,得到了聚 (3-联苯基 )噻吩 (PBPTH) .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在紫外光谱上 ,PBPTH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4 0 6nm处 ,比聚(3-辛基 )噻吩 (P3OT)的吸收峰蓝移了 34nm .在荧光光谱上 ,PBPTH的光致发光峰位于 5 36 8nm处 ,比P3OT的发光峰蓝移了 32nm .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侧链联苯基的空间位阻作用 ,导致了聚合物共轭程度的降低 ,从而造成了吸收光谱和发光谱的蓝移 ;PBPTH的发光强度与P3OT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 ,说明联苯基生色团不足以补偿共轭程度降低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紫外、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化探样中痕量芳香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荧光分光光度法优化化探样品中芳烃的测试条件。方法用优化后的条件对陕北地区化探样品中芳烃的石油醚萃取液进行了光谱分析。结果与国家行业标准相对照得出了一些新的测试参数。结论使用优化的测试条件分析化探样中的芳烃,其荧光强度更强、更稳定。化探样萃取液的紫外吸光度与萃取时间及称样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4.
长柄扁桃仁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深入研究长柄扁桃仁的营养价值.方法 使用原子吸收和氨基酸分析仪等方法对长柄扁桃仁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 长柄扁桃仁中含有9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含量大小依次为K>Mg>Ca>P>Na>Fe>Zn>Mn>Cu,其中K,Ca,Fe,Zn的含量分别为6 930.9 mg/kg,3 396.8 mg/kg,8 162.74 mg/kg,44.19 mg/kg,未检出Pb,Cd,Hg,As等有害元素;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21.187%,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6.301%,其他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的氨基酸如谷氨酸、天冬氨酸及甘氨酸等含量也很丰富.结论 长柄扁桃仁营养丰富,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6.
柿子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为柿子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对柿子红色素的微波提取和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微波辐射提取法,用紫外分析法研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 得到微波萃取的适宜工艺条件是以pH=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的水溶液,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6,微波辐射功率为800W,辐射时间180s。结论 该色素属多酚类水溶性色素,适应pH较宽,尤其以中性和弱碱性介质效果较佳。光、热稳定性好,对大多数食品添加剂影响不大。对氧化剂不稳定,对还原剂较稳定,毒理学实验显示安全性高,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食用色素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苯乙烯菁染料的合成及光谱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3种未见献报道的苯乙烯菁染料,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根据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取代基对其光谱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陕西省科委资助的科研项目光致变色剂 SP-18,近日通过了由陕西省科委、教委等单位联合进行的省级技术鉴定。光致变色剂 SP-18是一种螺环化合物。它受到外界的刺激后内部结构即迅速发生变化,而当这种刺激解除后,又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关于这一研究早在50年代国外  相似文献   
9.
磺胺甲基异噁唑的流动注射单纯形优化光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一种用于磺胺类药品检测的流动注射(FIA)-分光光度法。该方法是基于磺胺甲基异唑(SMZ)在适当的酸度条件下与对二甲胺基苯甲醛反应生成黄色的席夫碱,利用其在450nm处有强吸收来确定SMZ的含量,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改良型单纯形优化法对系统和化学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SMZ的浓度在1~11μg/mL范围内呈线性,采样频率60次/h,RSD=0.11%,ε=1.06×104L/mol·cm,回收率为98%~104%。该方法用于SMZ片剂浓度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种新的苯并咪唑衍生物:1,3-二甲基-2-对羟基苯乙烯基苯并咪唑碘盐,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题头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荧光光谱,讨论了在室温下pH值对其荧光性质的影响,发现题头化合物在pH=7.00时,荧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