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1.
为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对小鼠外阴上皮内瘤变的影响,研究治疗前后VEGF表达变化,采用苯甲酸雌二醇注入40只129/J型鼠腹部皮下,7周时建立外阴上皮内瘤变轻到中度不典型增生(Vulvar Inte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 Ⅰ~Ⅱ)小鼠模型.随机分为聚焦超声治疗组和假照组,治疗前后检测皮肤病理及VEGF表达变化.建立VIN Ⅰ~Ⅱ小鼠模型16例.结果显示聚焦超声治疗组7例皮肤基本恢复正常,VEGF表达降低.与假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聚焦超声治疗小鼠外阴内上皮瘤样病变具有无创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聚焦超声用于治疗宫颈持续高危型HPV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入组跟踪研究方式,将宫颈高危性HPV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聚焦超声、干扰素治疗及假辐照,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检测各组的缓解率、转阴率及无效率。结果显示:治疗后3个月,聚焦超声治疗组转阴率为53.3%,干扰素治疗组转阴率48.3%。假辐照组转阴率为31.0%(P<0.05)。治疗后6个月,聚焦超声治疗组转阴率为86.2%,干扰素治疗组转阴率79.3%,假辐照组转阴率53.6%。与假辐照组对比,聚焦超声及干扰素均能显著降低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HPV滴度(P<0.05),聚焦超声与干扰素组疗效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结论:聚焦超声能安全有效地控制宫颈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3.
比较聚焦超声近场辐照内皮细胞前后蛋白质的差异,可为聚焦超声近场所致生物学效应提供依据.用聚焦超声近场辐照内皮细胞株HUECV304,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聚焦超声近场辐照与未辐照HUECV304细胞的蛋白质,切取差异蛋白质条带,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串联质谱(LC-ESI-ITMS/MS)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LC-ESI-ITMS/MS识别相对分子量在(95~130)×103区域的2条差异条带中的7个差异表达蛋白质.Western印迹分析证实了肌动蛋白(Actin)在聚焦超声近场辐照与未辐照HUECV304细胞中的差异表达水平.7个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进一步研究聚焦超声近场辐照内皮细胞所致生物学效应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