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试验研制出了ZrO2 -CeO2 -SrO固体电解质超细粉 研究表明 ,其颗粒粒径随母液的浓度的增大、氨水的加入量的减少、烧结温度的提高及烧结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粒径分布的范围也增大 ,适宜条件分别为 0 .1mol/L ,pH为 1 4,70 0℃ ,4h .通过SEM观察 ,颗粒呈无规则形状 ,通过XRD分析了氧化物之间的结合情况 ,发现有固溶体产生 图 3,表 4,参 5  相似文献   
2.
在铝的冶炼过程中,有大量的氟石膏排出。以氟石膏脱水产生的熟石膏为主要原料制造氟石膏加气砌块,为该废渣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讨论了温度对试样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温度范围。在分析了石灰、熟石膏和复合缓凝剂等主要原料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讨论了它们对加气砌块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试验确定了熟料的最佳引入量为65~70%,饱和石灰掺量为12%,复合缓凝剂用量为不超过4.5%。  相似文献   
3.
以铬铁渣为主要原料,采用较低的石灰饱和系数、较高的硅率和铝率、引入适量的复合矿化剂的配料方案,可锻烧出质量合格、性能良好的绿色硅酸盐水泥熟料本文在合理确定水泥生料配方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锻烧温度和复合矿化剂对熟料中f-CaO含量的影响,研究了锻烧过程中铬铁渣的物相变化,分析了熟料的冷却速率对水泥强度的影响,为绿色水泥生产和铬铁渣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图5,表2,参3  相似文献   
4.
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对其治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开发高掺比的应用方法.高掺比的粉煤灰烧结多孔砖具有技术先进、工艺简单以及砖体容重低、强度高等特点.通过试验研究,该工艺中粉煤灰掺量达重量比50%(体积比65%)以上,以水玻璃为粘结剂,采用高压真空挤出成型工艺成型,烧成温度为1040~1080℃,产品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GB13544-92).表7,参6  相似文献   
5.
煤矸石保温材料的烧结过程是其制备工艺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其烧结模型的假设,导出了描述烧结过程扩散传质的传递动力学方程,并分析了影响烧结过程的几个主要因素。图3,表1,参5。  相似文献   
6.
以培养应用型专业创新人才为宗旨,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培养目标,分析了目前我院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师队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产学研相结合研究等方面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思维、实验动手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表明:材料化学专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培养主动性、创新性及适应性,也有利于企业的某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高聚合度萘磺酸甲醛缩合物(NNO)的合成过程,同时进行了流动、沉降、减水等有关性能的对比试验试验表明,该产品的流动、沉降、减水等性能明显优于中聚合度同类物表3,参3  相似文献   
8.
在掺水乳化重油性能影响因素的实验基础上,通过对乳化重油掺水前后燃烧效果的评价和影响掺水比例的多种因素的分析,设计了一种掺水量优化控制方案,并应用于燃油隧道窑的实践,得出可以通过计算节油率和测定NOx、CO和烟尘量以及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来评价乳化油掺水后的节能和环保效果;燃烧乳化重油必须相应减少供风量,节油效果更好;现场试验结果与实验室结果吻合良好,表明实验研究得到的结论对实际中更好的运用这一节能技术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图4,表2,参10.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法,以Co3O4纳米颗粒为前驱体制备空心结构的复合金属氧化物NiCoO4纳米材料.采用XRD、SEM、EDS、TEM等测试手段对所合成的样品进行物相、形貌、组成、结构的表征.表征结果显示,所得NiCo2O4纳米盒单晶形貌统一、颗粒细小,其粒径大小约为20nm,孔径约为6nm.生长机理研究表明离子扩散和交换作用在NiCo2O4纳米盒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研制轻质保温材料,是煤矸石综合利用的一条新途径。本文在论述了煤矸石轻质保温材料的研制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煤矸石的加入量对材料的导热率的影响,并对外加剂的作用从理论和实验均作了论证,同时还指出了温度制度是保证材料优良性能的关键。图4,表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