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8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关信号非线性处理的光学联想识别系统,描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利用计算机模拟验证其实验的可行性.最后对模拟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指出了通过边缘增强非线性处理的图像可使系统在识别能力方面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2.
模糊相关中的加权算法及其在彩色图像检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在彩色图像模糊相关的求和过程中引进加权因子的算法, 即在求和过程中对感兴趣的特征色赋予特定的求和权重, 使检索能针对检索目的或待检索图像的内容得到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将该算法应用于图像检索, 不但可以进行有效的筛选检索, 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检索系统的色彩畸变不变的检索能力及对具有局部色彩特征的图像的检索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国内流行的一些非物理专业的普通物理版本中,对奥托内燃机工作过程的分析不够详尽,甚至存在某些概念模糊.混淆之处[1],容易使学生造成误解.本文试图对奥托循环中一些容易混淆之处进行一定的澄清,希望对一些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一种高效率PS光子互连网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互连元件四脊棱镜和菲涅耳棱镜组等效关系的基础上,对由此构成的光子互连网络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给出了具体实验方案及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2-D可编程神经网络的新装置,在这种装置中,采用透镜和一块相位阵列分束器作为光学互连元件,由于用一块分束器代替了子透镜阵列,所以克服了透镜阵列加工和装校的困难,以及因子透镜像差和通光孔的衍射对提高空间信道容量密度的严重限制,从而使系统具有增大信道容量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阵列照明器及微透镜阵列均可以用体全息实现,该方法要求记录体全息时尽可能保持记录平面光强均匀,使被记录模板的信息主要由物波的位相分布携带.本文探讨和分析了模板尺寸、模板空间频率、象元大小及形状、人射光角度等对记录平面的位置及光强均匀性的影响.还给出在满足消象散记录条件的斜入射及圆形孔径模板情况下的计算机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现代光学领域中出现了一个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的新课题——光学双稳性。由于运用光学双稳器件的不同工作方式可以实现类似电子学器件的各种功能,从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如利用双稳器件可以做成光学存储器、高速光开关、光控或电控实时光调制器;还可进行微分放大和光学限幅,实现光学延时和光逻辑运算等功能。因此有可能在光通讯、光学信息处理及未来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在彩色联合变换中使用光栅对彩色物体进行分通道处理的方法;讨论了实现此方法对光源、滤色片的限制,并基于此讨论结果提出了一种使用三色光栅图像编码的分通道解决方法.这种方法不但降低了对光源的限制,而且也便于取向不同的功率谱进行分通道并行处理,包括并行地使用零级功率谱进行彩色图像的仅形状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报道了应用单微处理器和单 LCD结构的光电混合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系统 ,该系统使用了单微处理器控制的多屏幕显示及适用于多层光电神经网络的软硬件接口方法 ,充分利用了高性能 LCD的分辨率 ,提高了网络光电接口的数据传送速度及整机的集成化程度 ,使系统与高性能计算机的兼容性及系统识别速度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报道了应用单微处理器和单LCD结构的光电混合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系统,该系统使用了单微处理器控制的多屏幕显示及适用于多层光电神经网络的软硬件接口方法,充分利用了高性能LCD的分辨率,提高了网络光电接口的数据传送速度及整机的集成化程度,使系统与高性能计算机的兼容性及系统识别速度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