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聚乙烯树脂中,加入光转换剂、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等塑料添加剂,吹塑成用于苹果套袋栽培的功能性塑膜袋.结果表明,该袋改善了普通塑膜袋的老化破裂问题。同时具有增产、增色、防病虫害和防农药污染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褐煤型吸附剂对氟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东龙口褐煤为原料,分别经盐酸和硝酸处理制得酸洗褐煤和硝化褐煤型吸附剂,用静态法研究对氟离子的吸附,研究褐煤型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吸附量、吸附等温线和溶液的pH值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洗褐煤和稍化褐煤对氟离子具有相当的吸附量,在起始浓度为1000μg·L~(-1)F~-及pH=1酸洗褐煤吸附量可达155μg·g~(-1).静态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溶液的pH值升高,吸附量略有降低,温度升高使酸洗褐煤的吸附率增加,相反,使硝化褐煤的吸附率降低.此外,还研究了解吸率,结果表明:吸附在硝化褐煤上的F~-比酸洗褐煤上的更难解吸。  相似文献   
3.
以1-苄基-3,5-哌啶二酮1为起始原料,通过与邻氨基苯甲醛缩合得3-氮杂吖啶酮2,继续与靛红进行Pfitzing反应给出喹啉并氮杂吖啶3;二酮与α-萘胺和对氯苯甲醛的缩合反应。合成了10-氮杂-7-对氯苯基-六氢苯并[C]吖啶酮4,再经脱氢反应生成10-氮杂-7-对氯苯基-四氢苯并[C]吖啶酮5,并讨论了部分化合物形成的反应机理,所合成的新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元素分析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4.
采用龙口褐煤对含汞废水进行吸附处理,研究其吸附条件和吸附效果,探讨其吸附确定了龙口褐煤净化含汞废水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5.
以异色满-4为起始原料,利用4-位羰基和芳醛的的缩合反应得到3-苯亚甲基异色满-4,进而与氰乙基酰胺发生Michael加成和分子内的加成脱水反应,完成异色满并[3,4-b]吡啶酮衍生物的合成.所合成的新化合物均经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证明其结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超高压超临界撞击流技术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方法及基本原理,对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加载压力、系统加热温度、保压时间及撞击靶距是影响灵芝孢子粉破壁率的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及对加热温度和撞击靶距所做的后续试验,确定了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试验系统进行灵芝孢子粉破壁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加载压力300MPa,系统加热温度250℃,保压时间1h,撞击靶距10mm。在此工艺条件下,灵芝孢子粉的破壁率为88.48%。  相似文献   
7.
从灵芝孢子粉破壁的过程出发,结合灵芝孢子粉的结构,分析了采用超高压超临界撞击流方法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高速射流引起的撞击是造成灵芝孢子破壁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超高压超临界撞击流技术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一种制备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新方法。此方法在现有撞击流技术的基础上.引入超临界流体作为撞击流技术应用的工作流体,对现有撞击流技术作了改进,使得该项技术可以应用于超高压领域。由此,提出了超高压超临界撞击流技术的概念。将此技术应用于灵芝孢子粉的破壁研究,并研制开发了一套新的实验系统,此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产品纯度高等特点。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灵芝孢子有效破壁率达75%。  相似文献   
9.
对新鲜、加工后速冻的和在-20℃贮藏6个月的青刀豆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内容包过干物质、PH值、酸度、糖、可溶性固形物、果胶物质、叶绿素和脱镁叶绿素,分析结果表明,烫漂和速冻可引起干物质、酸、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损失;脱镁作用发生的程度越少,颜色越稳定,试验证明,青刀豆在-20℃贮藏6个月后,品质变化很少,颜色、 和风味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焦脱镁叶绿酸-α甲酯与溴素的亲电反应表明:在3-位乙烯基上发生亲电加成反应,而与20-位的meso-氢则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讨论了卟吩大环的芳香性和可能的反应机理.所合成的新化合物经UV,IR,^1H NMR及元素分析证明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