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9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信息系统中软件重用和演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在软件生命周期内用较少工作量修改或不修改软件以适应软件需求变化是软件工程追求的目标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利用数据驱动机制对信息系统软件进行重用和演化设计,使得信息系统软件更加灵活,具备演化能力,满足用户新需求,从而延长其生命期,并且可以实现领域内软件系统最大程度的重用,最后给出一个应用实例说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XML的异构数据源的集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变得越来越重要。XML是Internet时代的通用数据格式,它被广泛应用于WWW上的信息交换和表示。提出了基于XML的异构数据源集成的思想和实现框架,详细阐述了实现该框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基于通讯录的构件通信和动态迁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用资源动态性是因特网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迁移应用构件可以调节这种动态性,但必须解决构件透明寻址和构件迁移前后的一致性问题.现有工作在构件迁移一致性方面存在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通讯录的构件迁移模型以及通信算法,它借助Home站点和组播通信机制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具有较好的系统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组织知识创新内在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活动效用概念以及面向目标和基于活动的知识创新模型.活动效用用于描述活动对完成目标任务的有效性,该模型集成了工作流和知识流,着眼于活动效用的改善,实现对组织业务过程的改进或再造从而达到对伴随与业务过程的知识的创新.通过对医院门诊就诊流程改造,表明该知识创新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Java应用构件动态重定位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高分布应用性能和各种资源利用率的关键途径是尽可能地减少处理机间的通信量和让处理机忙于有用的工作.在因特网环境下,现有提高分布应用性能和各种资源利用率的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不能在邻居局域网范围内进行负载平衡.提出了基于局域网簇和“通讯录”的应用构件动态重定位模型.在该模型中,一方面对局域网簇内负载进行平衡,另一方面针对构件远程调用决策重新定位构件或复制构件副本以提高分布应用的性能.另外,构件动态重定位模型必须满足构件迁移前后一致性,给出了一种基于通讯录的构件通信算法,解决了该一致性问题并且具有较高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信息系统开发中需求分析存在的几个阶段,即问题领域需求、设计需求和实现需求,然后提出了非功能需求策略,最后通过一个信息系统开发实例说明了该策略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软件的可维护性是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在软件设计的同时就把软件的维护性 考虑进去,这样可以显著减少软件未来的维护工作量,但这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鲜见有关报 道.首先分析了数据字典的种类和作用,然后提出利用数据字典在软件设计阶段进行预防性维护 设计这一设计思想,从而可以提高软件的适应性、灵活性,减少软件的未来维护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软件方向课程群的教学内容,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教学深度融合课程群的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将案例贯穿于课程教学乃至课程群的教学中。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形式语义的支持下,提出了一种适合动态工作流过程建模的方法.该方法在扩展UML活动图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建模机制,利用扩展的UML活动图来对动态工作流的过程进行建模.最后,将该方法用于一个汽车企业产品研发的过程建模实例,且建模结果证明该方法是适合的.说明了基于扩展的UML活动图的工作流过程建模方法对动态工作流过程建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会计电算化的辅助往来帐设计中提出了事件类概念并且给出设计方案以及系统实现算法的PAD框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