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8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针对复杂边缘错综交织而不易分割的问题,提出了特征尺度自动选择边缘分割方法.该方法通过定义相邻两层离散尺度空间中边缘点最大偏移量,以及分析极值路径的4种演化方式,得到具有实际意义的边缘点特征尺度.根据边缘线尺度直方图和尺度空间边缘连通性,对交织的边缘进行剥离和合并,得到分割的结果.通过在多幅测试图片上的实验表明,根据尺度范围获得的边缘多尺度表达层次清晰分明,并且按照显著性提取的显著边缘较少出现细碎旁枝与实际显著边缘能较好地吻合,证明提出的边缘分割方法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2.
基于并联六自由度电液伺服机构的力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并联六自由度机构的广义力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单缸力小闭环和平台输出力大闭环的力控制方法.为了减小或消除平台运动位姿对力的影响,对各缸协同力控制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单缸位置补偿的力控制策略.建立了并联六自由度电液伺服机构单自由度力控制实验系统,并将所提出的力控制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并联六自由度电液伺服机构的单自由度力控制实验.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较为理想的并联机构力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装机功率的并联电动平台结构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4TPS-PS并联电动平台的运动学模型;推导了电动缸速度、输出力及平台功率的公式,分析了平台装机功率、使用功率等影响因素;提出以装机功率为优化指标,分析其与目前常用的灵活度指标的关系及区别.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平台结构优化设计,仿真计算了各自由度运动消耗功率与结构参数的关系,为各向功率需求不同的平台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并提出了减小平台功率、提高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复杂环境下轮廓跟踪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内侧轮廓模型的粒子滤波轮廓跟踪算法.① 在轮廓采样点的法线上利用Canny算子得到轮廓法线方向的梯度信息;② 用该法线的内侧部分构建局部颜色信息,并使之与梯度信息结合,形成一个新的一维法线观测似然;③ 用所有内侧法线构建一幅全局内侧颜色直方图;④ 将梯度信息、局部颜色信息和全局颜色信息3种特征进行有效融合,形成一个新的多特征融合观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环境下,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对复杂的非封闭轮廓的鲁棒跟踪.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块的摄像机内外参数标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平面图像测量中平面相对于摄像机的外参数标定误差较大而测量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块的摄像机内外参数标定方法.将图像平面划分成多个子空间,在每个子空间上分别进行被测平面外参数和摄像机畸变系数的标定.在对系统非线性畸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子空间划分标定与合并方法,并给出用分块方法描述的平面外参数表达式.对平面上卡尺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块的畸变内参数和平面外参数标定方法能取得较高的图像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6.
以汽轮机调节系统为对象,分析了调节汽门操纵机构中卡涩力的诊断方法,通过受力分析得到弹簧偏心距的理论计算公式,采用AMESIM软件建立了汽轮机电液调节操纵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比较了采用油压与位移检测、BP神经网络和力曲线拟合3种卡涩诊断方法对不同情况下操纵机构卡涩力的检测情况.结果表明:油压与位移检测法能够对卡涩程度进行定性评估,但对轻微卡涩不敏感;BP神经网络对弹簧偏心距的检测较为准确,但需要样本训练网络;力曲线拟合法按照目标函数对油动机输出力曲线进行拟合,并利用拟合后的结果可进一步计算出弹簧偏心距,是卡涩诊断中最为适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振动噪声影响下的舷侧阵声纳的信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加窗的信号检测方法.从波束输出信/干噪比(S/INR)变化角度,定量地分析了阵列信号频谱旁瓣泄漏对常规宽带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信号检测能力的影响,并指出在近场强干扰影响下,选用具有更低旁瓣的窗函数进行数据截断更有利于提高宽带MVDR的信号检测能力.仿真和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且最小可检测S/INR较普通宽带MVDR降低约6 dB.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基于结构化空间刚度的广义负载模拟器的轨迹规划问题,建立了主从式双并联广义负载模拟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广义力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广义力误差最小的轨迹规划方法,并将轨迹分解为静态最优轨迹和动态补偿轨迹.最优轨迹中根据虎克定理给出广义力到位姿的映射关系,补偿轨迹在最优轨迹离散点附近线性化动力学方程,用于抵消惯性载荷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空间加载轨迹的高精度实时生成,其广义力误差小于0.9‰,对实际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