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2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国产材料研制的GBY-1型双岩芯室高压半渗透隔板仪。从国内工厂所研制的13种隔板中挑选出气驱水突破压力为7bar的冲压烧结陶瓷隔板,它适用于10md以上的油气储集岩岩样,所测得的毛细管压力—水饱和度关系曲线更为逼近油层条件,且具有不污染样品,测试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目前已由江苏海安石油科研仪器厂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川东石炭系储层孔隙结构的特征参数,进行了地下地质学和趋势面分析的特殊处理,取得了储层孔隙结构的区域变化规律。运用新方法处理后,配合储层裂缝研究和气井产能资料,获得了在碳酸盐岩储层中具有“裂缝-孔隙组合结构块体”的新概念,这是可能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主要部位。在储层评价中,根据运移能力、孔隙结构参数、岩石物理、所需闭合度等资料,将川东石炭系储层划为三类,主要勘探工作应在Ⅰ,Ⅱ类地区展开。  相似文献   
3.
在常规地质信息和生产开发动态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应用灰聚类分析法来定量评价剩余油潜力。以孤东油层七区西 6 - 1小层为例 ,提取了剩余油潜力区的有效厚度、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储层非均质系数、沉积相、构造形态、砂体位置、射孔完善程度、注采完善程度等聚类评价指标 ,建立了各指标的白化函数 ,并采用复式加权法确定了各指标的灰聚类权 ,最终判别结果以概率最大的聚类系数确定 ,从而实现了潜力井区剩余油潜力大小的定量划分 ,为矿场挖潜措施的优化选择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川东北飞仙关组气藏为高含硫、过成熟常压(低压)的超干气藏,其地层在地质历史上经过了深埋藏和高温作用,具备了原油裂解的条件,包裹体资料证明原始气藏含有大量的高烃组分和液态沥青,且不含H2S,确认气藏为原油裂解产物。气藏储层发育在膏盐岩中,原油裂解气与其中的硫酸盐矿物发生热化学还原作用(TSR),消耗了大量的高烃气体,并产生大量H2S和CO2,所以现今气藏表现为高含硫和过成熟特征。硫酸盐岩热化学反应(TSR)生成的H2S和CO2大量溶解在水中,形成大量的酸,其产生的溶蚀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储集空间,造成了现在气藏压力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双重介质油藏中垂直裂缝井两相流体渗流数学模型,提出将水驱油运动的前沿作为活动边界处理的新思想,用有限差分和外推法求解带初边条件的积分-微分方程.结果表明:垂直裂缝井开发双重介质油藏时,吸渗作用对含水饱和度分布的影响较大,使水驱油运动前沿推进速度变慢,从而油井见水时间延长.见水前注入率不能太大,以充分发挥吸渗驱油的作用,延长无水采油期时间.  相似文献   
6.
从沉积、成岩作用和岩层受挤压三个方面阐明了须家河组致密储层的成因。在对烃演化、孔隙演化、沉积埋藏史和构造变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川西拗陷须家河组天然气的成藏模式,即压实排水、油气生成和运移、油气富集及成藏三个阶段。通过测定岩石的捕集漏失,将盖层岩石分为三级,用以衡量盖层的封闭能力。经过对比,认为该区是以更致密的砂岩封闭致密砂岩为特征的局部封闭。还用计算机对储盖层的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7.
绪言为了确定石油和天然气的可采储量,不仅要知道油气的原始储量,而且还要预测在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可能采出的油气量。这就需要了解储集岩孔隙的几何形态,以及流体在孔隙中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有效储层下限确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Hobson方法计算临界喉道半径,利用孔隙度和临界喉道半径关系图确定储层和非储层的界线;再根据储层的划分级别及其所处气水界面以上位置,提出综合法来判断储层是否为天然气有效储层.将该方法应用于川东石炭系测井资料,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九龙山气田须二下亚段气藏裂缝的多信息叠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龙山气田须二下亚段气藏是形成于超低孔、渗型的储集岩层中的致密气藏,裂缝的发育与否对单井气产量起着控制作用。从储集层岩石的力学性质、构造形态以及电测曲线解释结果等方面入手,对该气藏裂缝在平面上的发育状况进行了讨论,划定了4个不同的裂缝发育分区。这一结论对该气藏开发调整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将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混合学习法前向网络多属性储层参数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前向网络描述地震属性和储层参数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时,经典的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值等诸多不足。研究了融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和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混合学习法前向网络多属性储层参数预测技术。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群体随机搜索演化计算技术,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强的全局搜寻能力;误差反向传播算法本质上是梯度下降算法,注重局部搜索。混合学习法为两种学习算法交替执行,首先以粒子群优化算法训练网络,当误差能量在规定的迭代次数内不再发生变化时,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实现局部寻优。理论函数逼近测试和实际储层参数预测实验说明了混合学习法具有学习时间短、求解效率高、可靠性强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