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喀斯特地区的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结合前人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时段水资源差异和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的特殊性,给出了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并针对喀斯特地区枯水的特点,分析了影响枯水资源承载力的枯水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社会生产活动及经济技术水平等因素。同时提出相应的提高枯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贵州水资源的特点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21世纪水资源的严峻挑战,本文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实际,论述了贵州水资源的特点、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贵州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RS流域枯水资源的判读识别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以单个水文站所控制的流域为统计单元,借助于ArcView软件强大的计算功能、ERDARSIMAGE软件强大的图象处理功能,在TM影像确定单个水文站所控制的流域面并数字化,通过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提出从TM影像判读枯水资源的多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
贵阳市水资源承载状态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源于日益突出的缺水危机,基于文献对水资源承载力及其承载对象的研究,认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季节性是影响水资源承载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参考月蓄水量动态变化确定研究区的水资源供给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利用不同特征经济区的经济增长率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季节性模数确定水资源承载对象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探讨水资源承载状态时空变化的量化方法,建立了基于水资源供给与经济活动规模互动的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模型。研究认为云岩、南明两城区水资源承载状态的季节变化较大,在枯水季节容易发生水资源超载而引发的水危机;而修文、息烽等县水资源承载状态的季节性变化较小,在枯水季节的超载程度较轻。研究将为区域可持续能力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河流水体溶解离子及其运移规律独特,作为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的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其河流水化学研究对区域河流环境乃至水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从河流水体中主要离子组成角度出发,综述了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河流水化学研究现状和进展,归纳了喀斯特地区河流水化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总结了喀斯特地区河流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规律,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研究热点、难点及突破点。  相似文献   
6.
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方法的选择对结果的准确度至关重要。文章以贵州省为例,从自然、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定量分析评价法和可变模糊分析评价法对9个市(州)的农业旱灾脆弱性进行评价,并且以此为基础对2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贵州整体上农业旱灾脆弱性严重,地区之间有差异;对于脆弱度等级的划分,2种评价方法测算的农业旱灾脆弱性等级差控制在±1范围内,地区脆弱性排名差异明显;2种方法评价结果的差异主要与2种方法对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数据处理的过程,所依据的理论差异有关,同时与模糊分析法指标划分的级别也有一定关系,2种方法的适用性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珠江流域西江、北江河流溶解无机碳(DIC)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DIC)特征,分别于2007年春季和夏季对流域低水期、高水期的西、北江及思贤滘河道DIC及其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实测调查。结合实测河道水体理化参数,采用碳的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多参数相关分析法,对西、北江流域及其滘口的河流DIC组成、性质及其碳源汇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北江的河流DIC的组成、性质都有明显的差异且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春季,西、北江的河道DIC浓度及其δ13CDIC分别为1 942 μmol/L、1 637 μmol/L和-11.75‰、-12.44 ‰;而夏季,西、北江的河道DIC浓度及其δ13CDIC分别为1 986 μmol/L、1 383 μmol/L和-13.03‰、-12.77‰。河道DIC浓度及其δ13CDIC的这种差异反映出西、北江流域结构特性对DIC侵蚀、输移的显著影响。夏季汛期,流域的高温多雨环境致使大量有机质汇入河道、强烈分解、释放大量轻碳,使得西、北江河道δ13CDIC都低于春季;由于汛期高温和径流的共同作用使得北江DIC远远小于春季,而西江DIC却略高于春季。思贤滘水道的DIC浓度及其δ13CDIC受西、北江来水的控制发生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8.
以流域为单元进行土壤侵蚀敏感性研究,可以定量识别土壤侵蚀的敏感区域,进而探索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和评价流域治理效益,甚至对水土保持规划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贵州省三岔河流域为研究区,借助GIS技术,并参考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的研究,获得该流域土壤侵蚀的敏感性评价指标,以对土壤侵蚀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该流域土壤侵蚀敏感性较高,土壤侵蚀敏感区域面积为6 728.81km2,占整个流域面积的88.25%;2)将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结果与土壤侵蚀现状评价进行对比,两者表现出的结果明显不一致;3)该流域土壤侵蚀敏感性以高度敏感为主。从空间分布上看,中度以上敏感区集中分布于赫章县、纳雍县、六枝特区、织金县、普定县和西秀区西北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