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3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实验采用P25(商用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以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为模型反应,讨论了降解体系pH值及外加氧化剂H2O2的用量对罗丹明B溶液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50W汞灯的照射下,单独使用P25,140 min时罗丹明B的降解率低于5%,但增加体系的酸度或者加入一定量氧化剂H2O2时,P25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有明显改善.当pH值为3,加入1.5mLH2O2时,80 min时罗丹明B的降解率即可达到90%以上,而当pH值为6时,需加入5mL H2O2,120 min时罗丹明B的降解率才能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反应物用量、配比、反应溶剂、温度等条件对稀土与酪氨酸及甘氨酸混配合物制备的影响,对配合物的质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无机化学实验”中几个有关磷的实验装置及方法进行了改进 ,采用封闭装置 ,避免了原实验过程污染环境的缺点 ,并可对实验产物进行鉴定与利用 ,经多次重复实验 ,效果较好 ,达到了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模拟胃液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以Vc(又称L-抗坏血酸)为标准对照品,测定了磷钨酸、磷钼酸、硅钨酸、钨酸钠和钼酸钠几种常见杂多酸及盐对亚硝酸根(NO2-)的清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杂多酸对亚硝酸根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且清除效果好于强氧化剂Vc,清除能力大小为硅钨酸〉磷钨酸〉磷钼酸,其EC50分别为0.27mmol/L,0.35 mmol/L和0.62 mmol/L,而钨酸钠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5.
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基于磷钼氧簇的超分子化合物(dienH3)2H5Na〔P4Mo6O31〕·4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循环伏安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晶体结构.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 1ˉ.目标化合物由〔P4Mo6O31〕12-基本单元构成,通过P2-O4连接成一维双链结构,进而由P4-O4桥联片段连接成二维网络结构,多阴离子通过质子化的有机配体和钠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三维有机-无机杂化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L-抗坏血酸为标准对照品,测定了磷钨酸、磷钼酸和硅钨酸等三种杂多酸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抗坏血酸的EC50为57.68mmol/L,磷钨酸、磷钼酸和硅钨酸的EC50分别为10.43 mmol/L,11.08 mmol/L和6.08 mmol/L,三种杂多酸对·OH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都要强于强抗氧化剂Vc,其清除能力大小为:硅钨酸>磷钨酸>磷钼酸.  相似文献   
7.
以SnCl_4·5H_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SnO_2纳米粉体,并对其进行了XRD和TEM表征,产物为四方晶系SnO_2,平均粒径3~5nm.研究了反应物用量、浓度和反应体系pH值对产物SnO_2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了改用小型反应釜后,得到的SnO_2纳米粉体的产率相近,晶型、形貌和粒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该微型化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活性炭的改性、回收、再生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对活性炭的改性和再生方法及活性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几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对热再生、化学药品再生、微波/超声波再生、光催化再生及Fenton再生等不同的再生方法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改性活性炭在水净化、空气净化、重金属回收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氧化锌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氧化锌粒子的超细化使得其表面能和表面张力大,从而容易团聚,影响超细粉末及最终产品的性能.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在制备纳米ZnO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影响的研究现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