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1.
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资料,综合分析松辽盆地大安油田扶余油层储集砂岩的成岩作用、物性特征和孔隙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储集层砂岩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以粉细粒为主,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和少量微裂缝,孔隙结构差,储层物性差,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和溶蚀等成岩作用过程,储层胶结物类型多,包括各种黏土矿物胶结、碳酸盐胶结、硅质胶结、长石胶结和黄铁矿胶结等,主要处于中成岩A期成岩阶段。储层特征主要受到沉积、成岩作用影响:沉积作用控制着有利储层(水下)分支河道砂体的分布和原始孔隙度,储层物性与沉积物原始粒度中值、分选系数、杂基含量等沉积参数有明显的相关性;压实作用是研究区储层物性最主要的破坏作用;胶结作用一方面作为骨架支撑颗粒,抵御了部分压实作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成为堵塞储层孔隙的物质;溶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储层的孔隙度,连通了部分孔隙,增加了油气运移的通道。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外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较低、资料相对匮乏的问题,以呵呖高原盆地为例开展了成藏组合及油气资源潜力研究,研究中以构造沉积演化成藏的递进控制作用为核心,获得了以下认识。晚古生代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可划分为两期构造层序TS1和TS2;其中,TS1构造层序内主要充填浅海相滨岸、陆棚、碳酸盐岩台地沉积,TS2构造层序内主要充填陆相冲积扇、河流、湖泊沉积;沉积相控制下盆地内发育两套主要的生储盖组合,结合盆地的主要圈闭类型,进一步划分出已证实二叠系和远景三叠系两个一级成藏组合,4套二级成藏组合;在下一阶段的勘探中,纵向上应侧重于二叠系一级成藏组合的天然气勘探,平面上应重视以Phu Phan隆起为主的盆地中部及以Khorat次盆北部和Sakhon Nakhon次盆西部为主的盆地西部地区,前者发育二叠系一级成藏组合最有利油气勘探区,后者为三叠系一级成藏组合最有利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