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以大量的实验数据与现场实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基岩风化带的工程地质特征,论述了邻近风化带采煤覆岩破坏与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和缩小防护煤柱的机理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淮北桃园矿F2断层带碎屑数据为例,依据分形原理,得到颗粒分布分维,并与断层碎屑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对比发现,分维与断层活动方式和地震几率、黏粒含量、渗透系数、黏聚力、内摩擦角等参数有紧密的相关性,能够从多方面体现断层带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性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任楼煤矿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的实测,得出了工作面矿压显现的一般规律,分析了支柱受力特征,经反复实践,提出了支护密度的计算方法与经验公式,实施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准确分析采区附近主要地质构造和水源水力联系情况,得出采区主要充水水源为通过F14断层导通的奥灰岩溶水。文章通过分析计算确定防水煤柱合理留设宽度,成功地实现安全回采。合理留设断层的安全煤柱,才能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开采出更多宝贵的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5.
煤矸石回填采煤沉陷区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  宣以琼  杨本水 《工程与建设》2012,26(2):156-158,164
通过结合工程实践,对煤矸石各种特性的试验分析研究,采用其对采煤沉陷区进行回填,再用强夯法对回填后的地基加以处理,使回填后的地基成为建筑用地,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也具有相当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且施工方便,在闭坑矿山的治理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岩风化带的地质特征与缩小防护煤柱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量实验数据和现场测试资料为依据,研究了隐伏煤田基岩风化带岩体的分布特点及工程地质特征,重点论述了风化带开采的覆岩破坏和矿山压力显现规律以及缩小防护煤柱的机理,对类似矿井的资源回收与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大量现场实测数据和钻探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52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特征。基于相关规程、相似模拟试验与相邻煤层覆岩破坏实测成果,得出主采煤层52煤具备缩小煤岩柱开采的可行性,为其开采的安全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综放工作面防水煤岩柱质量及松散层底部含隔水性的试验分析研究,论证了提高回采上限的可行性,使煤柱高度缩小了17m,解放原定压煤4.6万t  相似文献   
9.
风氧化带内煤层开采覆岩移动破坏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皖北矿务局百善煤矿风氧化带煤层安全开采实践,在大量物理力学试验的基础上,阐述了风氧化带煤层顶板岩性变异特征;根据现场实际观测的数据,分析总结了工作面进入风氧化带开采的覆岩破坏移动规律,并从理论上解释了移动规律产生的原因。为风氧化带内煤层安全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三下”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详细分析松散层底部“四含”的富水性及岩土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以界沟煤矿7211工作面为地质背景,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72煤开采的工程地质模型,研究了采动后顶板岩层位移、应力及塑性区变化规律。按数值分析法、规程法和实测类比法确定了留设的防砂安全煤岩柱高度最大为24.6m,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工作面可安全生产,研究结果为松散含水层下近煤层安全开采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