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自然科学   6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桉树林林下生物量变化规律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桉树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大小与种植年限有较大的关系,幼林的林下生物量远大于中龄林,2个幼林样地的生物量分别为1887.429g/m2和1470.883g/m2,明显比中龄林的要大的多;同中龄林林下生物量大小变化的规律是随着年降雨量的减少,生物量减少,特别是在儋州林场的林下植物生物量仅有3.227g/m2,远比琼海和定安的要少得多,后两者分别为626.988g/m2和512.894g/m2.研究结果还表明,桉树林林下植物生物量的分配方面存在的规律是草本植物的生物量要大过木本植物的生物量,而且随着地区降雨量的增大,年降雨量大的地区木本植物的生物量所占的比例会增大一些,而且表现出随地区年降雨量的增大,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海南不同桉树人工林微量元素(Cu、Mn)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仅开展对海南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铜、锰)含量的研究来揭示微量元素(铜、锰)在按树人工林中的分布特征,以及它们有可能对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南桉树人工林土壤中铜的平均值为38.3mg/kg,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mg/kg),锰的全量水平较低,平均值为518.6mg/kg,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10mg/kg).铜、锰在土层中的分布特征基本是呈自上而下增加的规律.在海南的西北部地区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铜、锰的含量均高于海南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微量元素铜的含量和北部地区微量元素锰的含量是最低的.以海南西部海尾地区为例,在相同的土壤类型上,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铜、锰的含量均低于对照样地(灌木林)土壤微量元素铜、锰的含量.第一代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铜的含量高于第三代桉树人工林,但锰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人工林林下植被及桉树林生态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较全面地评述了国内外开展人工林植被及桉树林生态问题的研究概况,对林下植被与人工林经营管理的关系、植物多样性及桉树林经营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了扼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无翼坡垒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物种空间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群落最小面积、绝对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等三个方面的测定,研究海南岛无翼坡垒林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其结果是,群落最小面积为3500m2,在这个面积范围里,1.5m高以上的立木有126种;物种多样性指数Ds-w=5.03.从群落物种分布的均匀度、各物种的频度和群落的垂直分布状况,研究该森林的物种空间配置,结果表明:群落的均匀度Js-w为71.76,频度分布规律力A>B>C>D>E(按Raunkiaer频度级),其特征是A级所占的比例很大,约占总数的74.6%;垂直分布状况表明,无翼坡垒林整个群落的个体高度比例基本上是“金字塔”型,但仍有一定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无翼坡垒种群调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无翼坡垒种群的两个高度类群的个体群的高度与密度关系,以及种群生物量与种群稀疏规律的研究,基本上掌握了种群的调节规律.该种群3m高以下的个体群高度与密度的关系为D1=0.791026H1(-1.18716),3m高以上的个体群相应的关系为D2=1.83252H2(-2.26782),种群生物量基本上符合Logistic增长,种群稀疏规律Bmf=0.0248D(-1.4204).说明无翼坡垒种群调节的因素是种群密度,稀疏过程主要是自疏过程,他疏程度小,但却是一个必须引起注意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海南万宁礼纪青梅林(续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南万宁礼纪青梅林(续完)梁淑群,林英,杨小波,黄世满,符史新,谢国干(海南大学)礼纪青皮林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面类植物门PTERIDOPHYTA1松叶蕨科Psilotaceae1)松叶蕨Psilotumnudum(Linn,)Griseb2水龙骨科P...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五指山的森林植被Ⅰ.五指山的森林植被类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部分仅对五指山森林植被类型进行科学的划分和描述。五指山森林植被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热带低地雨林(海拔700~1000m)、热带山地雨林(海拔1000~1400m)、热带亚高山矮林(海拔1400~1700m)、热带山顶灌丛(海拔1700~1867m)等4个原生植被类型,共10个群系。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铜鼓岭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与植物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重点对铜鼓岭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的植物区系组成、群落结构、种群的年龄结构、生境条件、生态系列与演替规律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具体分析,并对该地区的主要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提出利用和保护的意见,是建设该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综合介绍植被比较分析研究的方法,叙述现代植被分析研究的发展过程以及植被比较研究方法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简要介绍海南旅游资源的优势和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 ,以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对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区域性特点、旅游业发展与环境 ,以及旅游业发展与农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针对性地提出实现海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