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半导体致冷器数学模型的TEC制冷系统的效率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对半导体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进行估算,通过建立半导体致冷器(TEC)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机械连接形式的TEC制冷系统,给出了半导体制冷系统制冷效率的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基于PCI总线的高性能视频采集卡2000 PLUS,并结合其在实验室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举例说明了利用其动态连接库中的函数进行视频图像采集的编程方法以及监控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薄荷转录因子MhWRKY57的基因和氨基酸特性、亚细胞定位、转录活性、组织表达及茉莉酸甲酯处理下的基因表达水平,为揭示MhWRKY57响应茉莉酸信号调控薄荷精油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薄荷转录组数据,采用RT-PCR方法获得MhWRKY57基因编码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基因和氨基酸特性,烟草叶片瞬时表达系统进行亚细胞定位,酵母双杂交系统分析转录激活活性,实时荧光定量 PCR (qRT-PCR)技术分析MhWRKY57基因在各组织及茉莉酸甲酯诱导下的表达模式。【结果】 获得薄荷MhWRKY57基因的编码序列(CDS),编码276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WRKY结构域,含34个磷酸化位点,属于非跨膜亲水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且具有转录激活活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薄荷MhWRKY57与大豆Glyma.01G056800.2.p亲缘关系最近。qRT-PCR分析结果表明,MhWRKY57基因在幼叶、成熟叶、花、茎、根中均表达,在根和叶中均明显受到茉莉酸甲酯诱导表达。【结论】 MhWRKY57是一个响应茉莉酸信号的转录因子,可能参与茉莉酸信号介导调控的薄荷精油合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宁植3号’是由‘Arapaho’(♀)和‘Hull’()杂交选育出的早熟丰产黑莓新品种。该品种植株无刺,直立性好;果实成熟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浆果黑色,具光泽,大小中等,平均单果质量5. 0~6. 0 g;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10%~11%,有机酸0. 8%~0. 9%;口感甜,适于鲜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单片机实现的同步采样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林  陈玲  文富忠 《应用科技》2002,29(9):22-23,29
介绍一种由51单片机控制的多通道同步采样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由集采样保持和A/D转换于一体的AD7874作为A/D转换器件,由51单片机完成控制功能,并与作为上位机的PC机通信。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初选的黑莓杂交品系进行综合评价,为进一步选育黑莓优良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5个黑莓杂交品系(5-8-2、6-6-3、7-7-4、7-10-2、7-10-6)及其杂交亲本品种(‘Hull’、‘Chester’、‘Triple Crown’、‘Arapaho’、‘Kiowa’)的生物学性状(果熟期、刺的有无、叶色、植株生长量)和经济学性状(果穗数量、果实大小、果实品质、产量)进行调查与统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各指标对黑莓杂交品系的综合评价值和等级排名。【结果】 产量和果实品质是黑莓优良品种综合评价的核心指标。黑莓杂交品系6-6-3综合评价等级为Ⅰ级,5-8-2和‘Kiowa’为Ⅱ级,7-7-4、7-10-6、‘Hull’、‘Chester’、‘Triple Crown’和‘Arapaho’为Ⅲ级,7-10-2为Ⅳ级,其中5-8-2和6-6-3品系在南京地区生长、结果表现优良。【结论】 6-6-3和5-8-2品系综合评价值高,具有超亲优势,可作为候选优良新品种进一步观察研究; 7-7-4和7-10-6品系优点不明显; 7-10-2品系综合表现差,可在品种选育中淘汰。  相似文献   
7.
蓝莓新品种'寨选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新品种‘寨选4号’是由美国引进品种(‘NC1688’ × ‘NC1526’)的杂交后代实生群体中选育而成的南高丛蓝莓新品种。该品种平均株高86.42 cm,平均冠幅为116.42 cm×111.92 cm,半常绿,叶色深,丰产性好,适应性强,较耐土壤黏重的立地,土壤pH 4.0~6.0条件下生长较好;果早熟,成熟期6月初至6月下旬;浆果蓝紫色,果面白粉明显,平均单果质量(1.54±0.27)g,果径中到小,横径(1.32±0.09)cm,纵径(1.06±0.06)cm;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质量分数)10.0%~12.5%,酸含量(质量分数)0.40%~0.60%,口感味较甜,加工和鲜食兼用。适宜栽培区域为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多数地区。  相似文献   
8.
蓝莓新品种‘寨选7号’是从美国引进品种‘NC1074’בUS237’的杂交后代实生群体中选育而成的南高丛蓝莓新品种。植株灌木状,半常绿,平均株高166.56 cm,平均冠幅165.78 cm×151.88 cm,适应性强,生长旺盛,丰产性好。花白色,呈“钟状”,花期3月下旬至4月初。果实早熟,果熟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果实呈蓝紫色,表面白粉明显,平均单果质量1.5~1.7 g,大小中等,果实平均横径1.35 cm,平均纵径1.09 cm;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10.5%~13.5%,含酸0.25%~0.40%,口感甜,品质优良。较耐土壤黏重的立地,土壤pH 4.0~6.0条件下生长良好,适宜栽培区域为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多数地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黑莓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与硬度相关的细胞形态结构特征。【方法】以生育期相似但硬度差异显著的黑莓品种‘Arapaho’和‘Boysen’为研究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比较果实各发育阶段的细胞构造。【结果】两个品种果实开始着色时,外果皮和中果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细胞结构清晰完整; 果实着色至果面大部分变红过程中,‘Arapaho’中果皮细胞明显伸长变大,多呈卵圆形,细胞壁开始变薄但依然完整; 果实完全变红过程中,两个品种果肉细胞均不断变大,至花后33 d局部果肉细胞的细胞壁裂解明显,细胞分界模糊; 至果实完全变黑成熟时,‘Boysen’ 外果皮细胞及相邻一层中果皮细胞相对完整,而内部果肉细胞的细胞壁近乎完全裂解,‘Arapaho’ 果肉细胞细胞壁裂解程度明显低于‘Boysen’。【结论】两个不同硬度黑莓品种果实发育成熟前果肉细胞动态变化类似,成熟时中果皮细胞细胞壁裂解差异明显,与其果实硬度一致,表明黑莓成熟果实硬度主要由中果皮细胞的细胞壁裂解程度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引种栽培于南京的‘奥尼尔’(‘O’Neal’)、‘薄雾’(‘Misty’)和‘莱克西’(‘Legacy’)3个蓝莓品种的生长结果与表现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对3个品种蓝莓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成熟期进行观察,对其产量、果实大小、硬度、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避雨栽培条件下3个品种蓝莓的生长量均高于露地栽培,其中‘莱克西’的生长量显著高于‘奥尼尔’和‘薄雾’。避雨栽培条件下3个品种蓝莓的花均大于露地栽培,其中‘薄雾’和‘莱克西’的花径差异显著; ‘奥尼尔’和‘薄雾’花的长度差异显著。3个品种果实大小差异不显著,但避雨栽培果实的硬度均大于露地栽培; ‘奥尼尔’品种果熟期最早,其次是‘薄雾’和‘莱克西’。‘莱克西’平均单株产量最高,其次是‘薄雾’和‘奥尼尔’; ‘莱克西’果实固形物含量最高,含酸量较低,口感最甜,且花色苷含量较高,‘薄雾’含酸量较高,口感最酸,多酚含量较高。避雨栽培条件下各品种果实多酚、花色苷、固形物含量及SOD活性均低于露地栽培,总酸含量和POD活性高于露地栽培。在避雨和露地栽培条件下,‘薄雾’O<sup>-·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较低,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结论】3个品种蓝莓在南京地区均生长表现良好,其中‘奥尼尔’最早成熟,‘莱克西’口感最好,‘薄雾’单株产量最高; 避雨栽培条件下,植株生长量较大,自由基产生较少,果实的硬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