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1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脉冲中子法检测煤的全水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给出了利用脉冲中子发生器产生的快中子的非弹性散射[n,n′γ]反应和热中子的俘获[n,γ]反应,对煤的全水分进行分析的原理和方法.采用BGO(锗酸铋)探头作为γ射线探测器,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元素间的干扰问题.用脉冲中子法测得的全水分分析值与化验值的偏差不超过0.5%.  相似文献   
2.
应用特色产品5×108n/s脉冲中子发生器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产的BGO(锗酸铋)探头建立了脉冲中子煤质快速分析仪样机(MZ-MKFY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解决了多元素的相互干扰问题.应用脉冲快热中子分析技术代替煤炭行业原来使用的化学分析方法,节约了成本,实现了在线分析.  相似文献   
3.
用脉冲快热中子活化分析技术(PFTNA)设计开发出一种爆炸物检测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了14 MeV脉冲中子发生器、锗酸铋(BGO,50 mm×50 mm)探测器和4 096道多道分析器.用爆炸物检测装置对爆炸物进行了测量,并讨论该系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产生伪随机数的原理及采用VisualC++语言获得伪随机数发生器的方法。在模拟微波离子源强流中子管的引出系统的光学特性的过程中,采用了这个发生器,并对其产生的结果进行了检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设计一种基于标记中子方法的爆炸物检测系统, 采用ING-27型中子发生器与硅酸钇镥闪烁晶体(LYSO)γ探测器进行探测, 并基于序贯概率比检验(SPRT)方法判别爆炸物. 通过[KG*8]对干奶粉、 硝铵(AMM)和TNT模拟物进行检测, 分析计算测量γ能谱数据中C,N,O三种元素的特征峰, 将所得概率比结果与相应的设定阈值ln A和ln B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SPRT方法可应用于爆炸物检测.  相似文献   
6.
利用RF磁控溅射技术(Ar,N2和O2混合气体,Ti金属靶)制备TiO 2-xNx薄膜.用XRD和XPS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实验系统中的N2含量在13%~17%之间,可以得到高质量的TiO 2-xNx薄膜,β-N为 TiO 2-xNx薄膜的主要成分;不同含N量的TiO 2-xNx薄膜的结构和组成的光学催化活性不同.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不同剂量的快中子对体外培养的人源性食管癌细胞株EC9706的作用效果及其机理.应用MTT、流式细胞仪检测快中子对人源性食管癌细胞株EC9706在照射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子束可诱导EC9706细胞坏死与凋亡,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中子束可抑制EC9706体外增殖,其损伤机制可能以细胞坏死为主.  相似文献   
8.
强流中子管微波离子源磁场模式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根据强流中子管的特殊要求和微波离子源微波吸收及传输原理,设计出等离子腔结构,其对微波可无阻传输,对高压有隔离作用,又根据强流中子管微波离子源对磁场模式的要求给出多联线结构、双磁环结构、加导磁磁路磁场等多种磁场模式的设计结果及实验数据,并做应讨论。  相似文献   
9.
利用脉冲中子发生器对煤中碳元素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应用脉冲快热中子分析技术(PFTNA)代替煤炭行业原来使用的化学分析方法,不但节约成本,而且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在线分析,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分析方法,然而因HPGe探头进口价格昂贵且不易维护,而不适合中国使用.采用东北师范大学的特色产品5×108n/s脉冲中子发生器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产的BGO探头开展脉冲中子煤炭工业分析仪的实验研究,对C元素的测量取得了突破,质量分数精度达到0 5%.  相似文献   
10.
钛靶膜厚度对中子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热蒸发技术利用钼丝作为灯丝,将纯钛蒸发到陶瓷靶上,得到了钛靶,并研究了钛膜厚度对中子管产额等性能的影响.对3支靶膜厚度(0.8,2.2和6.1μm)的中子管进行了对比,发现钛膜厚度为2.2μm时,中子管的产额最高.同时比较了3支中子管的老练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