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1.
研究分析了高职学生学习障碍的心理学归因,教学模式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的关系,探讨了教案设计的要件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强调掌握目标的教学干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CtBP2(E1AC-terminal binding protein 2)作为辅阻遏物与多种转录因子联系而参与到很多生物过程中,如细胞分化、凋亡、发育和肿瘤发生等,然而其中许多作用机制尚不明了.为了对CtBP2进行深入研究,利用高通量酵母双杂交技术,以人CtBP2为诱饵,与含有1000个人肝基因克隆的酵母双杂交文库进行接合筛选获得了一个与它相互作用的猎物蛋白CCNH(Cyclin H).通过GST-pull down、免疫共沉淀和亚细胞共定位等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这两个蛋白在体外和体内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别提取手术切除人原发性HCC肝癌和癌旁肝组织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在hNTKL-BP1基因的高保守区设计相应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实时检测PCR产物的荧光强度,采用2-△△Ct方法分析比较该基因在人类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是44例原发性HCC肝癌组织中hNTKL-BP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t=2.69,P<0.01),肝癌组织与癌旁肝组织hNTKL-BP1基因表达差异和肿瘤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P=0.028),hNTKL-BP1基因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酵母和人类在固醇代谢机制方面的高度保守性,通过构建不同的麦角固醇合成相关基凼缺失菌株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酵母菌的降胆固醇药物筛选模型,并以作用机理明确的药物洛伐他汀和吉非罗其作为对照标准,探索了本模型对降胆固醇药物的筛选条件.进而利用本模型对临床报道有降胆固醇作用的传统中药:丹参、山楂以及成分明确、疗效显著的复方亚油酸胶囊和月见草油胶丸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验证了利用本模型筛选药物的可行性,并初步分析了上述药物可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以HDAC4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肝cDNA文库得到“猎物”蛋白,通过GST Pull-down,Co-IP,荧光共定位等技术验证HDACA和“猎物”的特异性结合,并通过成人多组织cDNAPanel确定“猎物”的组织表达谱.通过体内、外蛋白结合实验证实了HDACA与MIF4GD(MIF4G domaincontaining)蛋白特异性互作,且两者亚细胞共定位于细胞质内,并确定了MIF4GD在胎盘、肝脏和胰腺中有特异性表达.本实验发现并验证了HDACA与MIF4GD的特异性互作,并确定了MIF4GD的特异性表达谱,为深入研究两种蛋白的功能及其所参与的生理过程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浅谈高职情景化教学之项目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睿  吴敦辉  施慧莉 《科技信息》2008,(36):336-336
本文针对高职教教学过程存在的情况,即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理论和实践统一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提出了情景化教学模式的概念,使学生在完成教学中,根据需要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将理论寓于实践当中,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服务和指导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出理论扎实的具有高技能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酵母中分离的等位基因功能分析技术(functional analysis of separated alleles in yeast,FASAY)是一种检测基因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有效方法.利用FASAY技术结合DNA测序对28例临床原发性肝细胞癌手术样本中的p53基因结构突变与P53蛋白的功能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在这些肝癌组织样本中,FASAY检测的阳性结果为15例,p53基因突变率为53.6%.cDNA测序的结果表明15例FASAY阳性样本均发生了p53基因突变,而13例FASAY阴性样本中未检测到基因突变.在15例p53基因突变肝癌样本中,有8例249位密码子突变,其中包括一例首次报道的249Thr双点突变(GC746.GC747→CG746.TA747),其余均为249Ser突变.研究结果表明,FASAY是一种灵敏的检测HCC中的p53基因结构与功能突变的技术,它可推广应用于肝癌临床样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情境教学法”在高职电子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慧莉  吴敦辉  宁凡 《科技信息》2008,(36):311-311
从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专业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的目标出发,总结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职业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职业归属感,使其自动地强化自己电子专业领域职业者的角色,自觉地运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去思考、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FOM3基因足肝核转录因子(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HNF)基因家族中含有Foxhead Box结构域的3个成员之一,在维持血糖平衡以及调控发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FOXA3-AD酵母双杂交载体筛选人肝cDNA-BD酵母双杂交文库,并通过共转化进行验证,获得了两个与NFOXA3相互作用的蛋白:C3和TMEM4.这些相互作用蛋白的发现为深入了解FOXA3蛋白参与糖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0.
以PTPN4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肝cDNA文库,获得了一个与PTPN4相互作用的蛋白:CRKⅠ.从cDNA文库中通过PCR得到CRK家族的3个成员的基因,把这3个基因与PTPN4共转酵母,发现CRKⅠ、CRKⅡ和CRKL均能与PTPN4发生很强的相互作用.通过截断体证实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CRKs的SH3结构域与PTPN4的462-468位的脯氨酸富集区介导的.免疫共沉淀以及免疫荧光共定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CRKI与PTPN4的相互作用.通过酪氨酸磷酸化特异性抗体检测发现PTPN4可以明显降低CRKI的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