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3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诺贝尔奖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久负盛誉的一项国际性大奖,从1901年颁发到2000年,已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百年来,无数科学家在各个学科领域内为人类创造了宝贵的文化和科学财富。了解和研究这段历程,可以使我们获得许多重要的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2.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阻尼最小二乘法,并利用锕系偶偶核基带的丰富数据,对 Harrisω~23参数公式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阻尼最小二乘法是检验ω~2展开转动谱公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普遍的两个自旋1/2粒子量子态下证明了局域实在论与量子力学是不相容的,推广了Hardy在两个粒子非最大纠缠态下关于Bell 定理的证明.通过纠缠态下广义量子不可克隆定理中的正交条件的转移证明了量子力学非局域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 Davydov - Filippov 模型导出的转动谱公式,分析了190 区偶- 偶 Hg , Pb 和 Po 同位素的 E2 跃迁谱,得到了四极形变β和非轴对称度γ参数,结果表明:偶- 偶 Hg , Pb 和 Po 同位素的四极形变是主要的,非轴对称度γ形变也对能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锕系偶偶核及与其紧邻的奇A核转动谱,计算了锕系偶偶核基带及与其紧邻的奇A核基态的转动惯量。结果表明,转动惯量存在系统的奇偶差。讨论了这种奇偶差存在的原因。并通过计算锕系偶偶核两准粒子和四准粒子激发带的转动惯量比值Rexp,详细分析了造成准粒子激发带转动惯量之间关系R的实验值与理论预言值不符的原因,并探讨了有关物理机制,进而揭示堵塞效应的重要影响及BCS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核八极形变最普遍的参数化形式,通过正则量子化程序,导出了参数空间量子化的哈密顿量,可用来分析原子核不同模式的振动,对研究原子核的结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sd玻色子6维无迹算符的定义出发,根据粒子数表象中产生和湮灭算符的基本性质,对6维无迹玻色子算符的对易性和无迹性条件给出了严格的证明。  相似文献   
8.
Bohr哈密顿量的新推导(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李政道先生的正则量子化程序 ,给出了一个新的方法导出了Bohr哈密顿量 ,并给出了转动算符和转动惯量的明显表达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 K=1/2时 Bohr—Mottclson 的转动谱公式对锕系和稀土区的22个核的66个 K=1/2实验转动带进行拟合,定出脱耦合常数,且分析了转动角动量和内禀角动量的耦合对转动谱和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原子核,K=1/2转动谱的实验值和理论计算值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0.
Tb和Dy同位素超形变带的Harris公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Harris公式对 15 0区Tb和Dy同位素 37条超形变带运动学转动惯量的实验提取值进行了拟合 ,发现其中 2 0条超形变带 ,不仅 J(1 ) 的计算值与其实验提取值惊人地符合 ,而且由J(1 ) 拟合所定出的参数算出的动力学转动惯量J(2 ) 也与其实验提取值符合得很好 ,表明这些超形变带 ,用Harris公式指定其能级自旋是合适的 ,特别是1 52 Dy(1)带 ,由Harris公式指定的带首自旋是 2 6 ,更符合物理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