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通过对漏光型环形光瞳滤波器三个特征参数(K、α和b)的优化,得到了具有最佳三维超分辨的漏光型环形光瞳结构(κ=0.418,α=0.407,b=0.935)。计算和分析表明,利用优化的光瞳的显微镜成像系统,其三维超分辨能力优于其它方法所得的结果。本文的优化方法对其它三维光瞳滤波器也适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Einstein和Schrieffer的化学吸附理论和复平面能量积分技术研究了紧束缚近似下原子(或分子)吸附在双过渡金属(纯净的和含杂的)上的化学吸附特征。对杂质,本文用了Koster和slater模型。数值运算例子通过对CO分别吸附在Ni/Cu、Cu/Ni、Cu/Ni(C_0)和Cu/Ni(Cu)上而给出。  相似文献   
3.
基于菲涅尔衍射积分和将硬边孔径函数展开成有限项复高斯级数方法推导出了计算透镜衍射光强分布的解析表达式.所得的解析表达式克服了直接计算衍射积分的困难.应用这个表达式研究了截断参数(透镜的半径与高斯光束束腰半径的比值)对透镜衍射场分布的影响.数值结果显示,由于透镜的孔径对高斯光束的截断使得焦点向着透镜迁移,截断参数愈大,焦移量愈大,成像光斑愈大.  相似文献   
4.
分别计算了光由正折射率材料入射到负折射率材料,由负折射率材料入射到正折射率材料,由一种负折射率材料入射到另一种负折射率材料时,反射光束所产生的Goos-Hnchen位移.材料的吸收作用以及TE和TM极化对Goos-Hnchen位移的影响被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光学Y分支三维波导结构及折射率分布,运用有限差分波束传播方法(FD-BMP)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数值结果可得,FD-BPM法算得的分支损耗为0.37dB,而原有的快速傅立叶变换法(FFT-BPM)算得的分支损耗为0.30dB,分析指出,FD-BMP的结果较为合理,对两种方法的计算时间比较发现,FD-BMP比FFT-BMP快5-7倍。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讨论了一维调制磁场中二维电子气的热传导系数及热电系数等热力学输运特性.磁场调制部分的存在使二维电子气的热力学输运系数中除了通常的SdH振荡特性外还表现出与磁场调制周期相关的新的振荡特性.在低温条件下(T=1,2K),各量均表现出Weiss振荡和通常的SdH振荡两种振荡特性.弱磁场(B0<0.2T)时,SdH振荡分辨不出来,只有Weiss振荡;稍强磁场(B0>0.2T)时,SdH振荡开始出现.在稍高温度(T=4,10K)条件下,各物理量的SdH振荡成份几乎完全消失,只剩下Weiss振荡.  相似文献   
7.
8.
应用ABCD定律计算了平面光波经过一个光阑-透镜组合系统的衍射场.应用瑞利散射理论,计算了光与Rayleigh粒子(半径小于波长)的相互作用力.数值计算表明:光阑的大小,透镜的焦距、光的波长以及粒子周围介质的选择对于光阱力都有重要的影响,光阑的加入增加了光学系统的可调性.这些结果对实验参数的选择,调节和实验结果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单光发射器发出的光非常微弱,要求收集光学系统能充分收集所发射的光.通常的透镜收集效率非常低(大约在2%左右).从薄膜光学原理出发,构造了液体-玻璃-空气三层结构.数值结果显示,优化设计的三层结构可以获得的最大收集效率为5.75%,是直接用空气收集的最大效率的2.79倍.收集效率不仅与盖玻璃的折射率有关,而且与空气层和玻璃层的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一个金属薄层夹在两个不同的半无限半导体之间的模型,在一个简立方金属和两个具有氯化铯结构的半导体的基础上发展了格林函数理论。首次得到了半导体—金属—半导体结构的格林函数。有了这些格林函数,可以使我们很容易地研究这样的系统所有的电子特性。作为应用例子,文中给出了局域界面态的计算。对两种特殊的半导体—金属—半导体双界面的研究表明,界面态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取决于半导体的禁带和半导体与金属间的耦合强度。当存在界面态时,发现有两个界面态并且它们随金属薄层的原子层数的变化有一个非常相似于Ruderman-Kittel类型的振荡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