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3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获得关中盆地氦气成藏特征,通过拉曼光谱对关中盆地的华山、宝鸡和牧护关花岗岩岩体中石英裂隙的5个包裹体样品的10个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烃类包裹体的岩石学特征,均一温度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石英裂隙中发生过两次氦气充注事件。早期包裹体主要成分为CO_2和N_2,均一温度为330~370℃,晚期次生包裹体具有明显的甲烷拉曼峰的特征,有CH_4充注,均一温度为170~230℃。在7个裂变径迹数据的约束下,中新世以来关中盆地晚期次生包裹体的形成时期为氦气成藏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关中盆地氦气成藏特征,通过拉曼光谱对关中盆地的华山,宝鸡和牧护关花岗岩岩体中石英裂隙的包裹体5个样品的10个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烃类包裹体的岩石学特征,均一温度和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石英裂隙中发生过两次氦气充注事件。早期包裹体主要成分以CO2和N2为主,均一温度在330℃~370℃,晚期次生包裹体具有明显的甲烷拉曼峰的特征,有CH4充注,均一温度在170℃~230℃。在7个裂变径迹数据的约束下,中新世以来关中盆地晚期次生包裹体的形成时期为氦气成藏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研究CL-20(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TNT(2,4,6-三硝基甲苯)/DNB(1,3-二硝基苯)三元共晶形成的可能性,分别构建了CL-20/TNT/DNB三元共晶结构和CL-20/TNT、CL-20/DNB组成的二元共混物结构,以及CL-20、TNT、DNB三元混合结构。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三元共晶体系、二元共混体系和三元混合体系的结合能、内聚能密度、径向分布函数和力学性能。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到:CL-20/TNT/DNB共晶结构的结合能大于CL-20/TNT/DNB共混结构、CL-20/TNT与CL-20/DNB二元共混结构的结合能;CL-20/TNT/DNB共混结构、CL-20/TNT与CL-20/DNB二元共混结构内聚能密度小一些,即共混体系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相对容易,体系稳定性较差;而CL-20/TNT/DNB共晶结构的内聚能密度大一些,体系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体系结构稳定性较好,共晶体系中存在作用强度大、长度也小的氢键作用,有利于CL-20/TNT/DNB共晶体系的形成,对体系感度的降低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