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提升公共部门领导力途径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部门的领导者应该具备面向未来管理的技能和前瞻性的思考能力、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力、创建和谐社会的协调力、破解难题和创造新优势的创新力、严格和依法执政的执行力以及紧密团结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并不断提升领导者公共服务能力、危机管理的能力、非权力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客土为下垫面的特点,采用网格取样法,结合地统计模型,分析了公园土壤有机质、氮、磷等养分参数的空间分布与变异特征。研究表明:公园土壤营养水平较低,各养分参数的变异水平不同,但具有同一级空间变异结构。受客土回填的随机影响,土壤养分整体的空间相关性较弱。其中,全氮、有效氮和铵态氮的分布还受人工施肥的影响,空间相关度最弱;而硝态氮受局部区域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空间相关性最强。基于半方差球状理论模型的普通Kriging估计揭示了土壤各养分参数的空间变异特征,表明有机质对全氮、有效氮和全磷的空间分布有较强影响,而溶解态养分如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效磷的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本研究可为公园土壤养分流失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同类新建城市公园的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什丁基膦酸-2-丁基辛酯(HBO/BP)与希土(Ⅲ)(Ln=La,Gd,Ho,Y,Er,Yb)新的固体配合物,其组成为Ln(BO/BP);,对配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表征。热分析表明,在空气中,热分解分两步完成,热分解产物是Ln2P4O13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吸收谱带进行了归属,配合物中Ln-O键具有较高的离子特性。  相似文献   
4.
广告,被喻作商业的化身,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广告英语中各种修辞的运用赋予广告语言形象生动、简洁幽默、新颖别致、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等特点,充分展示了修辞特有的魅力。本文主要就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4.0代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为模板剂制备了介孔磷酸铝,运用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介孔结构特征,孔径分布为5-8 nm,并初步讨论了以树形分子为模板形成介孔结构的可能机理.关键词:聚酰胺-胺;介孔;磷酸铝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新变化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无源光网络EPON接入技术原理,技术组成单元和工作原理,以及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无源光网络的组网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典型下垫面入渗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不同下垫面的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利用双环入渗仪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3种典型下垫面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原位测定,采用多个入渗模型对入渗特征曲线进行拟合,并对入渗影响因素进行析因分析。结果表明:原状林地的初始入渗率和稳定入渗率最大、入渗率衰减最快、累积入渗量也最大,人工草皮次之,而人工林地最小。由于受土壤各向异性和大孔隙流的影响,入渗模型都偏于低估入渗率,但对稳定入渗率的预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下垫面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差异极为显著。灌溉管理是影响初始入渗率和入渗衰减率的主要因素;土壤熟化程度是影响初期入渗能力和稳定入渗率的主要因素;而植被类型对入渗过程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蔬菜无土育苗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是以草碳、蛭石、珍珠岩等作为基质,并配以全面均衡的营养液向秧苗提供水分和养分,使秧苗能够健壮生长。这种育苗方式有效避免了土传病害的传播,猝倒病、根腐病的发病率分别下降70%、65%.既节省了种子和肥料,又能够培养出抗病、丰产、优质的蔬菜种苗。我国许多地区开始推广蔬菜无土育苗技术,基本解决了秧苗质量低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298.15K下测定了KCl,KBr在1.2-丙二醇中的溶解度,其结果表明,这些盐的溶解度随混合溶剂组成变化,遵守李芝芬等人提出的经验规律,并改进了他们提出的溶剂化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