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2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兰州北山生物结皮中陆生藻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沙井驿、刘家堡、九州台、白塔山、小牛圈沟等样点采集的生物结皮样的培养和鉴定 ,研究了兰州市北山生物结皮中陆生藻种类组成及其群落结构 .结果发现 ,该地陆生藻共计 5 3种 ,其中蓝藻 34种 ,绿藻 7种 ,硅藻10种 ,裸藻 2种 .蓝藻中以丝状种类占优势 (6 5 % ) ,绿藻中仍以球状种类居多 (5 7% ) ,但也有不少丝状个体(43% ) .黄土结皮以非洲席藻为第一优势种 ,石崖表具鞘微鞘藻占绝对优势 ,人工草丛中小球藻最丰富 ;种类数在砾质黄土中最多 (2 3) ,黄粘土中最少 (16 ) .  相似文献   
2.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生命科学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和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早期细胞内某些基因转录表达的变化、代谢生理的变化,到晚期细胞形态的确诊、细胞内代谢物质的转变,从定性、定量到原位定性定量等,都发展了相对成熟的检测技术.根据检测时间的早晚,从形态学、生化特性和分子调控等层次综合分析了检测细胞凋亡的主要方法,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七彩山鸡胃动脉和静脉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血管铸型法和大体解剖学方法对6只七彩山鸡(Phasianus colchicuses)胃动脉的起源和分布情况及胃静脉的回流情况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发现:七彩山鸡的胃动脉均由腹腔动脉分出,腺胃由分自腹腔动脉根部的腺胃背侧动脉和由腹腔动脉左支分出的腺胃腹侧动脉营养;肌胃由肌胃左动脉(是腹腔动脉左支的延续)、肌胃右动脉(是腹腔动脉右支的终支之一)和肌胃背侧动脉(是腺胃背侧动脉向后分布于肌胃背侧缘的分支)营养。腺胃的静脉由腺胃前静脉和腺胃后静脉组成,分别经左前腔静脉和左肝门静脉回流。肌胃的静脉有胃右静脉、胃左静脉和胃腹静脉。胃右静脉经右肝门静脉回流,胃左静脉和胃腹静脉经左肝门静脉回流。另外腺胃和肌胃的表面缺乏主干动脉间的吻合。  相似文献   
4.
用血管铸型法对15只花背蟾蜍(Bufo raddei)胃肠的动脉和静脉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显示:花背蟾蜍胃肠的动脉均来自腹腔肠系膜动脉,胃的营养由胃左动脉和胃右动脉供应;肠由肠系膜前动脉和肠系膜后动脉共同营养,胃的静脉包插胃左静脉和胃右静脉,分别收集胃左侧面和胃右侧面胃壁的静脉血,经肝门静脉回流;肠的静脉有肠系膜前静脉和肠系膜后静脉,前者收集十二指肠和回肠前段肠壁的静脉血,后者收集回肠后段和直肠壁的静脉血,最后经肝门静回流,与此同时,将花背蟾蜍胃肠的血供与其它动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菜花烙铁头肺微血管铸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ABS丁酮溶液灌注的菜花烙铁头肺微血管构筑情况。结果表明菜花烙铁头肺壁内面有许多网状隔膜、次级隔膜、三级隔膜及肺泡隔将其分隔成大量的囊状室、小室、亚小室及肺泡,在网状隔膜、次级隔膜、三级隔膜、肺泡隔及肺泡壁上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相互吻合成单层密集网;肺泡毛细血网眼多呈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及不规则形,毛细血管直径7~11μm,网眼孔径8~25μm;在微动脉和终末微动脉血管铸型上,显示有明显的环形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核压迹,微静脉和毛细血管铸型表面光滑,但有内皮细胞核的压迹。  相似文献   
6.
红腹锦鸡肝脏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用组织学方法对3只红腹锦鸡(Chroysolophus pictus)的肝脏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结果如下:红腹锦鸡的肝脏由许多肝小叶组成;中央静脉位于其纵轴中央,围绕中央静脉,两层肝细胞组成的肝细胞索(肝板)不连续的呈放射状排列,肝血窦呈辐射网状排列;肝血窦的窦壁由一层内皮细胞和枯否氏细胞组成,内皮细胞不连续,枯否氏细胞常见于肝血窦,有几个突起;肝细胞索的两层肝细胞之间见有胆小管,另外,对红腹锦鸡的肝脏与其它动物的肝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3只红腹锦鸡小肠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用组织学方法对 3只红腹锦鸡的小肠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 :红腹锦鸡的小肠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等 4层结构组成 .其环状皱襞明显 ,粘膜层较其它各层厚 ,从十二指肠到回肠 ,肠绒毛由细长密集逐渐变得宽短稀疏 ,肠绒毛中存在明显的平滑肌束 ,但未见中央乳糜管 ;固有膜中有发达的腺体 ;粘膜肌层由一层纵行平滑肌组成 ;粘膜下层由十二指肠缺无到回肠得变明显出现 ;肌层由内环肌和外纵肌组成 .另外 ,将红腹锦鸡与其它鸟类小肠壁的结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3只红腹锦鸡食管和大肠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组织学方法对 3只红腹锦鸡 (Chroysolophuspictus)食管和大肠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 ,结果显示 :红腹锦鸡食管和大肠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4层结构组成 .食管的粘膜和粘膜下层突入腔内形成几条纵行皱襞 ,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固有膜内有较发达的食管腺 ,粘膜肌为纵行排列的平滑肌 ,粘膜下层相对较薄 ,肌层由内环和外纵行平滑肌组成 .大肠由盲肠和直肠组成 .盲肠的粘膜和粘膜下层形成环状皱襞 ,直肠则无皱襞结构 .从盲肠到直肠 ,绒毛逐渐变得宽短和稀疏 ,未见中央乳糜管 ,肠腺逐渐减小 ,上皮和腺体的细胞之间杯状细胞渐少 ,粘膜下层逐渐不明显 ,淋巴组织由发达到不发达 ,盲肠的粘膜下层的淋巴集结见有生发中心 .将观察结果与其它鸟类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9.
环颈雉食管和气管的血液供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血管铸型法和大体解剖学方法对 5只环颈雉的食管和气管的血供进行了解剖学观察 ,结果表明 :分布于食管的动脉有颈总动脉食管支、食管升动脉、颈升皮动脉食管支和食管降动脉 .分布于嗉囊的动脉有嗉囊左、右前动脉和嗉囊左、右后动脉 .分布于气管的动脉有自颈总动脉分出的气管支、气管升动脉和气管降动脉 .分布于肺外支气管的动脉有由颈总动脉发出的支气管支 .回流食管和气管颈段前部的静脉汇入下颌静脉 ;回流食管和气管颈段中后部血液的静脉汇入食管气管静脉干 ;回流食管胸段前部和气管胸段大部血液的静脉汇入食管气管静脉干 ;食管胸段中后部和气管胸段后部以及支气管血液的静脉直接汇入颈静脉根部 .嗉囊左后静脉汇入食管气管静脉干 ,嗉囊左、右前静脉和右后静脉直接注入左颈静脉  相似文献   
10.
硝基芳烃主要通过废水、粉尘、蒸气等形式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从其对水生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分子机制和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它们的生态毒害和致毒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