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自然科学   1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供应链中的时滞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供应链中时滞对长鞭效应的影响 .建立了供应链的多级库存控制系统模型 ,给出了其系统方框图及传递函数 ,求出了使整个供应链稳定的临界条件 .指出长鞭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在系统时滞及系统增益的共同作用下使得供应链中各子系统产生衰减振荡或发散振荡的结果 .最后提出了减弱长鞭效应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并行工程及其在转化企业管理机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以来,并行工程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本文以制造业中的新产品开发为例说明并行工程及其运行方式,阐明并行工程与系统工程的关系,举例说明并行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文中还对并行工程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上海顾客满意指数体系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客满意指数成为传统经济指标的一个重要补充.研究了构建顾客满意指数体系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5个层次的体系结构,并对对象的提取和指数的并合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质量功能展开(QFD)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质量功能展开(QFD)是面向市场的产品市场与开发的一种计划过程,是质量工程的核心技术。其基本思想是产品开发过程中所有的活动都由顾客的需求、偏好和期望所驱动。近二十年来QFD技术被日本,欧美的许多公司所采用。实践证明,正确地应用QFD技术可以实现市场,创新,制造和顾客满意的综合集成。QFD自六十年代末由日本质量专家水野滋和赤尾洋二提出到出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本文对QFD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改进的质量功能展开(Ⅱ)——系统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依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我们建立了改进的质量功能展开(IQFD)理论框架文章重点建立实现IQFD的系统方法通过定义转换矩阵、顾客基准比较矩阵和技术基准比较矩阵,我们对传统的质量屋进行了改进改进的质量屋不仅实现了IQFD的思想,使得层次分析法得以充分运用,而且克服了传统的质量屋所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了企业总体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企业素质评价、企业活力评价和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文中还给出了对上海某总公司所属11家企业的部分评价与排序结果.  相似文献   
7.
CSI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顾客满意指数(CSI,CustomerSatisfactionIndex)的基本理论、CSI的测评方法,以及CSI的历史和发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建立我国CSI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于美国顾客满意指数的模型,分析了影响顾客满意的诸多因素,并针对目前国内市场上存在的实际情况,增加考虑了"信息一致性"因素对于顾客满意度的影响,藉此提出新的测评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模糊递阶质量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原理和模糊数排序方法,建立了模糊递阶质量屋方法,并给出了模糊递阶质量屋展开精度的度量指标。与传统的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方法和基于质量屋结构的模糊QFD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更有效的处理QFD过程中不确定性的定性语言信息,提高顾客要求与设计要求排序的精确性,以及顾客基准比较分析与技术基准比较分析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整体顾客满意展开的精度。此外,模糊递阶质量屋方法对QFD的3种主要模式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团队化程度对于创新激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创新企业最重要的工作模式-团队工作的运作原理,利用非合作博弈理论,建立了创新组织与非创新组织之间最佳剩余收益分配模型,分析了影响新企业组建核心团体的三项主要因素-监督难度、创新组织的重要程度与团队化程度,指出了创新企业降低团队化程度的主要方式和对团队运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团队化程度的降低将有利于占优势的创新者组成核心团队,提高激励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