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污泥中重金属的生物沥滤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解决污泥农用的主要障碍之一——污泥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问题,采用生物法对污泥中的重金属沥滤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土著硫杆菌的作用下,可使污泥中的Cu、Zn、Cd、Cr、Ni、Pb分别有77.7%、80.3%、54.1%、38.5%、71.6%和26.4%溶出;而硫氧化成硫酸可使污泥中的总大肠菌群大量减少.污泥经生物沥滤后,其重金属含量大大低于污泥农用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利用交流阻抗法、极化曲线斜率法和功率密度峰值法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在启动过程中内阻及电容的变化。结果表明:在MFCs启动过程中,交流阻抗法测得的总内阻和活化内阻逐渐变小,阳极电容逐渐增大,较好地反映了产电微生物繁殖以及驯化过程。极化曲线斜率法能够区分活化内阻、欧姆内阻与浓差内阻,但测量值波动较大。功率密度峰值法测得MFCs的内阻数据稳定,对选择MFCs的外接电阻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庐山植物园栽培的常绿杜鹃组(Sect. Ponticum)4个亚组的5种杜鹃为材料,开展了亚组间的6个种间杂交试验,包括云锦杜鹃亚组(Subsect. Fortunea)、耳叶杜鹃亚组(Subsect. Auriculata)、银叶杜鹃亚组(Subsect. Argyrophylla)和树形杜鹃亚组(Subsect. Arborea),以坐果率、种子千粒重、萌发率、绿苗率等为评价指标,分析探讨了其种间杂交的可育性及其规律.结果表明:1)常绿杜鹃组亚组间的种间杂交坐果率为57.14%~88.89%,达到中、高级水平;2)杂交种子千粒重低于对应母本的自然结实种子,但仅井冈山杜鹃♀×皱叶杜鹃♂与母本间达到显著水平;3)杂交种子萌发率大多高于其母本自然结实的种子,表现出某种“超亲和”(super affinity)现象,但不同的亲本组合间存在一定差异;4)部分杂交组合的绿苗率显著低于母本,表现出杂交衰退(hybrid weakness)现象;5)6个杂交组合可育性综合评价得分8~10分,均达到高育型水平.结果表明,常绿杜鹃组亚组间杂交具有高可育性.该结果为常绿杜鹃组杜鹃的杂交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医药院校物理化学课程偏重理论内容的讲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物理化学教学中根据社会需求,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入手,有效调动了学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中Cu~(2+)对其产电性能的影响以及Cu~(2+)的迁移转化过程。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54~88.64mg/L的Cu~(2+),使其最大功率密度增加到536.6mW/m2,此时Cu~(2+)去除率大于95%。大部分的Cu~(2+)(89.24%)被生物膜吸附或还原,6.15%的Cu~(2+)沉积在阳极室底部,3.12%的Cu~(2+)附着在石墨阳极表面,只有极少量Cu~(2+)(小于0.1%)迁移到了阴极,Cu~(2+)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最低致毒质量浓度为22.16 mg/L。通过SEMEDS和XPS分析得出大部分Cu~(2+)(63.56%)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生物膜表面被还原为Cu~+和Cu~0。这一发现将为去除和回收有机废水中的重金属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杜鹃属植物的引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庐山植物园自1982年始开展杜鹃属植物引种驯化研究,共引种杜鹃花近300种(品种)。笔归纳了该园20余年来在杜鹃花引种栽培中所取得的经验,并通过对杜鹃在栽种地生长发育的观察,分析探讨了杜鹃属植物在庐山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原产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杜鹃生长好干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中高山地区引种的杜鹃生长极佳;(2)引自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的杜鹃生长好于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带(滇南及滇西南);(3)广生态幅的物种适应性好于狭生态幅的;(4)向温暖湿润气候演化的温带和亚热带林下类群的杜鹃生长良好,而向旱、寒生环境演化的高山类群或热带附生类群的有鳞杜鹃在庐山适应性差;(5)总体来看适应性强弱表现依次为:落叶杜鹃亚属,马银花亚属,常绿杜鹃亚属,羊踯躅亚属,有鳞杜鹃亚属;(6)原产日本、北美地区的杜鹃在庐山生长适应性良好,久经栽培的种引种易于成功。  相似文献   
7.
紧密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如以景德镇地域为例,进行地理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4个观赏性高、适应性强的高山杜鹃品种当年生木质化顶枝为试验材料,采用4个品种×4种基质的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高山杜鹃品种扦插生根及扦插苗根系发育的影响,阐明品种间的生根难易及适宜的基质组成,以期筛选出品种与基质的最佳育苗组合.结果表明:高山杜鹃品种在扦插第46~60 d时生根,不定根主要发端于愈伤组织,属于以愈伤组织生根为主的生根类型.品种和扦插基质对除插穗成活率、愈伤率外的8个指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 0.01),且基质影响大于品种.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16个处理中R. ‘Eucharitis’与M1(1∶1∶1)组合U值最大,而R. ‘Polaris’与4种基质组合的U值排名最后.高山杜鹃品种扦插生根困难,受品种、基质及其交互效应的显著影响;4个品种育苗效果依次为R. ‘Eucharitis’〉 R. ‘Tortoise Shell Orange’〉 R. ‘Annne rose Whitney’〉 R. ‘Polaris’;4种基质效果依次为M1(1∶1∶1)〉M2(3∶1∶1)〉M3(1∶1∶3)〉M4(1∶3∶1);不同品种对基质的生根响应存在差异,R. ‘Eucharitis’与M1(1∶1∶1)组合可用于产业化育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