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自然科学   2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测量Mev量级单电子双原子分子离子(D_2~+、DH~+、H_2~+等)通过碳膜的透射和在碳膜中的电子损失截面、电了俘获截面的实验方法和新近的实验结果。略述了我们把Brandt-Sizmann理论扩展到D_2~+、DH~+、H_2~+与固体碳相互作用的计算。本文还得到D_2~+、DH~+、H_2~+的裸核集团在膜的出口俘获一个电子后形成电缚分子态的几率。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H7^ 团簇的实验研究结果,从H7^ 的分解能谱发现,可能存在H4和H5等中性团簇产物。分析讨论了H7^ 的形成方式和可能的分解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H~-离子的测量方法,给出了每个核子0.4、0.8Mev的H_2~ 和H~ 离子通过各种超薄碳膜之后的负氢离子产额测量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快H_2~ 通过碳膜的透射率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快分子离子H_2~ 通过碳膜的作用过程.叙述了实验装置及H_2~ 透射率的测量方法;给出H_2~ 在0.827MeV和1.61MeV两种能量下,碳膜厚度为5.59—10.4μg/cm~2的两条透射率测量曲线,并对结果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道了H2^ 分子离子通过碳膜后形成的H^-,H,H2和H2^ 等多种产物的测量结果.实验表明,在各种产物的形成中电荷交换过程起着关键作用。作者对H2^ 在固体膜中的电荷交换、分子关联效应以及尾流效应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几组Mev量级的D_2~ 、D~ 、H_2~ 和H~ 离子穿过各种厚度的自支撑薄碳膜产生D~-和H~-离子的产额测量结果。结果表明,负离子产额与入射离子的速度有关;在同一能量下D~ 和H~ 离子的负离子产额都与靶厚度无关。证实了快离子在固体中的电子俘获事件是在固体的后表面内发生的假设。在不同能量下,负离子产额不同,证实了电子俘获截面随入射粒子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的结论。从分子离子在固体中的负离子产额随停留时间t_D的变化可以看出分子团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交叉电子束引起快H_2~ 的崩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一些国家开展的快分子离子与固体膜相互作用的实验,不仅对研究固体中的原子碰撞提出了很多有吸引力的课题,而且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甚至是唯一的测定分子离子立体化学结构的方法.D.S.Gemmel等人已成功地测定了一些简单分子离子的立体化学结构。但是,当快分子离子通过固体膜时,除库仑爆炸外,还有电子损失、俘获、能损、能损岐离、多次散射、尾流效应等物理过程发生.虽然,分子离子的能量提高到Mev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关于H9^ ,H11^ 和H13^ 团簇离子的实验研究结果,分析讨论了H9^ ,H11^ 和H13^ 团簇离子的形成和可能的分解途径。  相似文献   
9.
H7+团簇离子的测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理论分析认为,以稳定分子离子H+3为核心,吸附一个或多个氢分子可形成H+5,H+7和H+9等的H+n团簇离子(n为奇数)[1].在这些离子的形成过程中,H+3和其它的H+n离子是电子“受主”,而H2是电子“施主”,由于受主施主之间的静电引力维持团簇离...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用高分辨技术,通过快分子离子在超薄固体膜中的库仑爆炸,测量0°方向出射产物的能谱,实测了H_3~+和D_3~+的立体化学结构.H_3~+和D_3~+是两个最简单的稳定的多原子分子离子.对H_3~+结构和性质的研究,不单对原子分子物理学科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而且对剖析基元化学反应机理、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