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天环坳陷南段侏罗系和延长组原油及延长组长7段泥岩样品芳烃化合物,发现芳烃馏分以奈系列化合物为主,其次是菲系列化合物,指示高等植物的生物标志物丰度低,反映原油母质及泥岩有机质以腐泥型为主.三芴系列相对质量分数,ω(二苯并噻吩)/ω(菲)、三芳甾烷丰度和ω(C_(26))/训(C_(28))20S三芳甾烷等参数反映了原油母质及泥岩总体形成于弱氧化一弱还原、淡水一微咸水的沉积环境,延长组长7段泥岩沉积环境的还原性较强.利用烷基二苯并噻吩比值换算的镜质组反射率指示天环坳陷南段西翼原油处于低熟-成熟阶段,天环坳陷东翼原油处于高熟阶段,三芳甾烷成熟度参数C_(28)-三芳甾烷20S/(20S+20R)也指示天环坳陷东翼原油及泥岩的成熟度高于天环坳陷西翼原油及泥岩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最大埋深期古压力的恢复,在构造抬升、温度降低等方面定量剖析异常低压成因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层压力由异常高压演化为异常低压的过程.成藏过程中,油气总是沿阻力最小的路径向低剩余压力区运移,延长组现今巳发现的油藏主要分布在成藏期及现今压力系数相对低值区.根据对延长组长6油层组压力演化的定量分析,姬塬、陕北、华庆和陇东等4个地区地层压力由最大埋深期演化至今,平均地层压力分别降低了16.01 MPa、18.10 MPa、15.62 MPa和14.13MPa.陕北地区地层压力降低幅度最大,并在压力降低的演化过程中地层压力始终较其他地区地层压力下降幅度大,由此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差,促使油藏进行二次运移调整.低压的形成和演化对陕北地区长6油层组大规模富集形成亿吨级油藏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