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7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区域角度对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们的认识观念、追求升学率、科学化管理、人力资源、训练输送、项目布局等是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该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社会转型和体育改革背景中农村中小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的层次化、多元化的可持续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
3.
技术进步是促进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本文从技术与技术进步的含义出发 ,回顾了 2 0世纪人类取得的技术进步。在此基础之上 ,对技术进步与社会进步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了探讨性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模块化串联协作机器人,当腕部3个关节模块集中在机器人末端时,在机器人运行过程中,本体和负载会对前3个关节产生较大的惯性效应,降低机器人的控制效果.为了消除惯性效应对机器人伺服控制系统的影响,提高协作机器人的跟踪精度,加快动态响应的速度,减少超调量并降低稳态误差,在建立协作机器人动力学模型、计算前馈力矩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辨识算法的惯量前馈控制技术.由于在机器人运行过程中,各关节电机所带负载的转动惯量不断发生变化,为了实时得到转动惯量实际值,在控制系统中引入变遗忘因子最小二乘辨识算法,对各电机所带负载的转动惯量进行在线辨识.考虑到协作机器人关节中的传动机构多由弹性部件组成,将弹性因素加入到控制系统的设计当中,建立了两刚体弹簧系统被控模型.将转动惯量辨识值输入到前馈通道,实时修正动力学模型中的惯性矩阵,输出前馈电流并叠加在伺服系统电流环的输入端,从而实现前馈控制.最后,在Simulink环境中,基于实验室研制的一种模块化串联协作机器人对该控制技术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惯量前馈控制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与跟踪特性并降低其超调量,验证了该惯量前馈控制技术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不同模态Lamb波与孔边裂纹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聚焦不同模态Lamb波波包飞行时间精确检测问题,以各向同性板中的孔边裂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融合Radon变换的孔边裂纹Lamb波定位成像研究。首先,使用宽频chirp信号激励稀疏传感器阵列产生Lamb波,并采集通孔散射信号作为基线信号,采集孔边裂纹散射信号作为缺陷信号。其次,对chirp响应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优化选取窄带单音频脉冲响应信号的中心频率和调制周期数。然后,对基线单音频脉冲响应信号进行Radon变换,得到优化后的群速度和偏移时间,并计算出Lamb波波包飞行时间。最后,使用椭圆定位成像算法对孔边裂纹进行定位成像,并将成像结果与名义群速度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Radon变换可以准确获取Lamb波波包飞行时间,提升了不同模态Lamb波对孔边裂纹缺陷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关于系统论科学观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究竟是什么 ?这是一个至今难有公认定义的复杂问题 ,也是本文尝试探讨的问题。科学不仅仅是理论、概念和方法。本文对科学概念的一些典型性的观点 ,进行分析与比较、归纳与概括 ,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种综合、系统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地介始了通辽市“中试区”横向结构规律教学实验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