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3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创新性实验是增强学生实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创新思想的重要手段,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组成部分。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是水产学科主干实验课程之一。近几年来,不断加强实验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实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将我国水产遗传育种学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国家本科生创新计划项目转化为本科创新实验项目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对本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种化学诱导剂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三倍体率,D幼孵化率,幼虫生长速度,生长成本等方面比较了细胞松弛素B,二甲基氨基嘌呤,咖啡因三种化学诱导剂诱导太平洋特蛎产生三倍体的效果,CB的三倍诱导率最高,为91.5%,但D幼孵化离最,仅为5.8%,且成本最高,为6-DMAP和咖啡因的4倍和50倍,6-DMAP的三倍体诱导率略低于CB,为88.0%,但D幼孵化率最高,为60.5%,其成本仅为CB的1/4,咖啡因的三倍体诱导率最低,为82.4%,幼虫孵化率为30.2%,但其成本最低,仅为CB的2%和6-DMAP的8%,三种诱导剂诱导的三倍体群幼虫在生长速度及成活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繁殖季节内三倍体太平洋牡蛎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三倍体牡蛎比二倍体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在整个繁殖期间,三倍体的体重明显高于二倍体。三倍体的生长速度较均匀,而二倍体变化较大。在集中排放前体重增长较快,集中排放后体重增长明显减慢。三倍体的平均体重在排放前比二倍体高17%左右,在排放后则高达30%以上。集中排放前,二倍体的软体重增长很快并超过了三倍体,其出肉率比三倍体高26.48%。排放后二倍体的软体重明显降低(降低48%),出肉率降低40.0%,而三倍体变化不明显,出肉率仅降低5.79%。繁殖高峰后三倍体的软体重比二倍体高41.22%。三倍体牡蛎较低但稳定的出肉率表明三倍体太平洋牡蛎具有高度的不育性,但三倍体的不育性并不是引起三倍体生长优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