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量子引力学与行星距离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量子引力学的观点揭示了太阳系内行星距离分布规律的天体演化成因。作者认为:在原太阳星云从自由下状态进行了缓收缩阶段的初期,与第一次长波红外耀发所表征的电磁辐射突然增强相伴随,原太阳也发出一系列分立的引力波;落到原太阳外部星云圆盘上的引力波的基波及其各次波谐波的波峰,就是各有关引力子的密集处;该星云圆盘正是通过各处引力子的吸积作用才逐渐分裂为多个圆环并继而形成多个行星的。这些结果可能成为引力作  相似文献   
2.
罗先汉 《科学》1994,46(4):19-21
  相似文献   
3.
关于广义信息论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古代宇宙观和现代宇宙学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广义信息的新见解。以60年代四大天文发现为例,介绍了由狭义信息导出广义信息的模型拟合方法。宇宙基因是粒子所携带的广义信息,主要由粒子基本特征参量的取值和有关的物理定律来表征,比较易于识别。生命基因是四种核苷酸所携带的广义信息,主要由这些核苷酸特征参量的取值和有关的自然定律来表征,尚需作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最后,宇宙系统和生命系统的发展,也遵从对立统一规律及其分支规律——中心主导律,层次依从律,和谐生存律。  相似文献   
4.
物质信息与大脑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普通物理学的领域提出了一般信息的概念 ,并对有关信息进行了分类。阐述了基层宇宙信息与基层生物信息的联系和区别。在此基础上对人体神经信息与大脑意识作出了可能的解释 :意识是引导大脑皮质特殊活动的复杂信息。最后 ,讨论了关于物质信息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日环食射电联合观测研究的课题需要,用北京天文台高分辨率的太阳磁场望远镜,于1987年9月22、24日对太阳黑子的纵向磁场进行了观测,经过换算得到23日日食时有关黑子的磁场分布及其月掩情况。这些结果不但大为改善了有关射电源的光学证认,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黑子上空缓变射电辐射的方向性,二维分布以及亮温度的极小点等特性,  相似文献   
6.
试论银心说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天地人统一现论述了人类认识宇宙历史的发展,包括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又从日心说到银心说等,把银心作为我们所在星系--银河系的中心去观察分析包括太阳系演化在内的各种有关天象的见解,称为银心说,几是研究长时间尺度的天象,必然涉及太空范围,就更应当使用银心说。本文应用银心说着重研究了近6亿年来地球上所多次发生的各类全巨变事件的银河旋臂成因,接着又从银河系的高度对太阳系的形成,地球水的来源和地生命的起原  相似文献   
7.
物信论——多层次物质信息系统及其哲学探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出物质与信息既彼此不同、又相辅相成的学术观点:信息要以物质为载体,物质的生存发展要由信息来引导。宇宙早期微小混沌体内由基本粒子所携带的信息,是相继建造具有星系、恒星和行星等诸多层次天体系统的基本物质信息。太阳就是通过大量粒子、原子和离子及其统计平均信息的协同控制作用而生存发展的。生物大分子是在粒子、原子和分子的基础上,又叠加有核苷酸、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更多层次的物质信息系统,其生存发展状况取决于天地之间诸多复杂因素的长期协调作用。人所开展的自然信息和人文信息的活动,同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稳定与发展等密切相关。最后试图建立物信论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在本体论、发展观和认识论诸方面所作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天地人系统的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有推演法导出早期宇宙、星系、行星和生命的分层次生成过程及其依从关系。天地人系统是从宇宙早期以来处于非平衡态的混沌体,经过一 旬对称破缺和对称重组的结果。从长时间长度看,在地球绕太阳运动过程中会涌现出全球变化特性;在地球跟随太阳绕银心运动过程中会涌现出全球巨变特性。天体的生成和演化应遵从宇宙信息指令,生命的遗传和进化应遵从生命信息指令。  相似文献   
9.
随着SL-9彗星撞击木星这一罕见天象得到观测证实,搜索近地小行星以及与之相当的彗星的任务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从冷暗天体的辐射趋向和望远镜和探测极限等方面指出了射电天文手段在完成此项任务中所具有的潜在优势。接着以65m多波段射电望远镜可达到的技术指标为基础,论述了采用波束开关法检测强度约为1mJy的近地小行星射电辐射的可行性,以及通过对有关联测资料的分析,给出了确定小行星的方向、距离、速度和大小等  相似文献   
10.
论全球巨变的银河旋臂成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银河系旋涡结构和地史资料的研究表明,距今大约6亿年以来,地球上曾先后四次重复发生的各类全球巨变事件——大冰期、生物大量灭绝和地磁倒转等,同日地系统相继穿越银河系四条主旋臂的运动有较好的相关性:当地球跟随太阳绕银心运行到旋臂内部时,生物灭绝百分率、地磁转向速率和全球平均温度等均普遍增高;而当它们穿出旋臂后,生物灭绝百分率和地磁转向速率则明显降低,地球也随之进入大冰期。本文认为,旋臂内较为密集的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星际气体和尘埃等天体对地球的直接撞击或间接影响是产生上述全球巨变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各类巨变的区别和联系,解释了巨变的全球性、准周期性、相位关系和产生方式等特性,并讨论了同类巨变在不同阶段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