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05篇
  2022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2018年年初,记者到郭喜梅位于太原市开化寺古玩市场的工作室采访,推门而入,一股浓重的漆味扑鼻而来,"郭老师,这是大漆的味道吧?"记者顺口问,"这是天然漆的味道,没有毒性,对身体没有影响的。"郭喜梅笑着解释。因即将要去参加2018年江苏卫视的中国首届非遗春晚,郭喜梅正忙着赶制一幅漆画作品,边工作边抽空回答记者的问题。系着围裙,头发有些凌乱,用一小块一小块的纱纸蘸水一遍遍打磨着漆画,覆盖在里面的内容与色彩一点点重见天日,图案和颜色都是郭喜梅提前预埋好的,打磨的力  相似文献   
2.
正说起缂丝,可能很多朋友和小编一样,是从之前热播的《国家宝藏》中,由上海博物馆选送的国宝——南宋缂丝名家朱克柔的作品《莲塘乳鸭图》了解的。缂丝这种既华丽又典雅、既精致又神秘的古老丝织工艺,因独特的美学表达,被世人称为雕刻在丝绸上的艺术。历经沧桑,缂丝秀美如初,成为中国丝织历史上的工艺精华。穿梭千年,缂丝工艺历经兴盛,也曾濒于灭绝,新  相似文献   
3.
正这些年,任振斌一边做着木版年画和木活字印刷技艺的保护传承工作,一边坚持篆刻艺术创作,一路走来,用手中的笔刀与平和的心态倾诉着自己的心声。兴趣使然不间断1991年刚参加工作时,任振斌在中国建筑三局一公司从事企业文化宣传工作,期间进修"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不断有篆刻、绘画作品在建筑行业报刊上发表。其实在木版年画、木活字印刷和篆刻几项技艺当中,任振斌说他最钟情的也是篆刻。  相似文献   
4.
正与以往科技会展上企业纷纷扎堆展示AR、VR技术不同的是,2019年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前沿科技不再仅仅是概念,而是遍地开花,渗透到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看展的人们,除了开阔眼界外,更关注身边的黑科技究竟长什么样。全新的智能出行场景"检测到您有点不开心,放首您喜欢的音乐""检测到您处于疲劳驾驶状态,注意行车安全"……开车驾驶,汽车AI能够识别您的手势、表情及疲惫驾驶行为,进行主动关怀,还能提供语音精准操作、车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健在,及时行孝,关爱父母,让我们从“头”开始。本期健康科学,我们特邀权威脑病专家山西三针脑血管病医院院长——贾马志带我们一起来了解被喻为中老年人“头号杀手”的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6.
在"晋工"金银器制作艺人刘兴东的引荐下,记者再次走进平遥,寻访平遥文房刻铜艺人王维民. 因没有专门的工作室,我们的采访在他家里进行.室内采光不太好,光线最好的地方是阳台,王维民在本就狭窄的阳台开辟出一方小小的艺术天地用来刻铜.  相似文献   
7.
8.
扎、糊、绘、放是风筝魏风筝制作的四道关键工序,分别是指扎骨架、裱糊、彩绘、放飞四个环节。骨架由竹子扎制,直接决定了风筝能否成型、是否坚固;风筝皮用绢面裱糊,讲究平整度的把控;手工彩绘,绘出来的图案要精细好看。  相似文献   
9.
<正>在山西民间,年过半百的老大娘和淳朴俊秀的姑娘,常常借助一把小小的剪刀或刻刀,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以剪纸的形式自然、灵活地展现在纸上。剪刻成的镂空花样,贴在窗户、门笺、碗橱、粮囤、畜栏等处,借以装点生活。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在山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本期传承文明,我们将跟随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传承人郭梅花一起感受这门古老手工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正>不久前,某艺人用无人机运送戒指向女友求婚的事件成为各大娱乐媒体头条的同时,也使无人机这一科技产品进入了大众视野。其实,无人机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只不过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进步,无人机从之前只服务于政府或航模圈内的少数群体,逐渐走向了大众视野,甚至成为普通人都能拥有的智能玩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