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地区不同强度降水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中国521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00年的日降水资料, 分析了0.1 ~4.9 ,5 ~9.9 ,10 ~16.9 ,17 ~24.9, 25 ~37.9 ,38 ~49.9 ,50 ~74.9 ,75 ~99.9 mm 和大于100 mm共9个不同量级降水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平均降水强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对各区域最小降水量级(0.1~4.9mm)的降水, 其降水日数的变化起着主导的作用,而对于各区域最大降水量级的降水, 降水强度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降水频率和降水量百分比的分析显示,除华北和四川盆地两个区域外, 其他地区强降水出现的频率和降水量百分比都趋于增加, 强降水对总降水量的贡献呈现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林云萍  赵春生  彭丽  方圆圆 《科学通报》2007,52(9):1050-1057
利用MOPITT卫星资料和MOZART模式, 提出一种新的计算CO源排放的方法. 大气中CO浓度的变化由排放、传输、化学转化及沉降等物理化学过程决定, 这些过程的相互关系可从CO的收支平衡方程分析得到. 利用Horowitz源排放清单和MOZART模式模拟这些物理化学过程, 分析各个格点上CO浓度与各物理化学过程的相互关系, 利用这个变化关系, 结合2004年MOPITT观测的月平均CO浓度, 即可建立2004年各月CO的收支平衡方程, 计算出2004年各月各格点上CO的排放量. 该方法直接明了, 易于更新, 可以得到特定时间分辨率的源排放, 因此更接近实际源排放的情况. 利用该方法得到的CO新排放分布特征与Horowitz源排放大体一致, 但强度明显大于后者, 约为后者的1~2倍, 新源更能代表21世纪初CO源的月排放情况, 在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东亚和美国东部地区, Horowitz源显著低估了实际的CO源排放.  相似文献   
3.
基于3S技术的厦门市声环境功能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云萍 《海峡科学》2011,(6):108-109
以厦门市土地利用规划、福卫二号遥感影像为厦门市声功能区的划分依据,以ArcGIS为空间地理数据处理平台,以GPS为数据精度验证标尺和实地调查工具,综合利用3S技术完成了厦门市声环境功能区划专题图的制作,并建立了厦门市声环境功能区划空间数据库,实现了环境功能区划的计算机管理,为厦门市的环境噪声管理和噪声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