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1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黄土Sr同位素探讨海水87Sr/86Sr变化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多数认为河流输入是引起海水^87Sr/^86Sr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对此推论并没有提供确实的定量分析和依据.通过对黄土高原洛川剖面黄土—古土壤Sr同位素组成和沉积速率等的定量计算说明,在过去2.5Ma期间,海水^87Sr/^86Sr上升总量仅是河流输人海洋总量的大约1/10,而其9/10被海底玄武岩的热液蚀变输入所抵消.海底玄武岩的热液蚀变输入对海水^87Sr/^86Sr变化的总影响量应近似等于河水输入对海水^87Sr/^86Sr变化的总影响量.海水^87Sr/^86Sr变化的原因是河水输入与海底玄武岩的热液烛变输入联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南沱冰期锰矿的起源和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杰东 《科学通报》1997,42(14):1538-1541
震旦纪南沦冰期锰矿保存了古海洋化学的宝贵信息,是南沱冰期沉积地层中不可多得的研究对象.它们的起源和形成时代对于探讨晚元古代末期全球发生的巨大地质变化及确定地层时序标准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对此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通过对南沱组锰矿的元素地球化学测定和Sm-Nd法定年,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汉诺坝非橄榄岩类包体的化学和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诺坝非橄榄岩包体主要是指辉石岩、辉长岩和麻粒岩,其主要元素、微量元素有较大和系统的变化,Nd、Sr、Pb同位素从非常亏损的DMM源特征变至具EMI和EMI源趋势的富化特征.它们与寄主玄武岩及共生的橄榄岩包体无直接成因联系,有不同的形成时代并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居留  相似文献   
4.
中国南方震旦系陡山沱组Sm-Nd同位素年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杨杰东 《科学通报》1994,39(1):65-65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末元古代是地质发展史和生物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末元古代地层目前正成为国际上地层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由于晚元古界目前缺乏明确可靠的化石带序列,并且研究人员对末元古代地层的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有较大的分歧和争议,因而当前未元古界研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解决全球地层对比和关键界线层位的时序标准.晚震旦世陡山沱期是南沱冰期后第一次生物爆发期,又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磷、锰和重晶石等矿产形成期,是末前寒武纪的重要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介绍了化石、矿物和岩石样品中Sm—Nd同位素化学制备与质谱测定实验技术。样品采用Teflon密闭熔样法,用阳离子交换程序分离Sm和Nd。采用钽/铼三灯丝和多接受技术在VG354质谱计上以Sm~+和Nd~+形式测定Sm和Nd。Nd同位素比值以 ~(146)Nd/~(144)Nd=0.7219为标准化值。对BCR—1岩石标样测定为~(143)Nd/~(144)Nd=0.512662±8(2σ_m)。Nd全流程本底为5—7×10~(-11)克。采用上述实验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阳岔国际寒武/奥陶系界线候选层型剖面中古生物化石 Sm—Nd同位素体系,取得了可靠的数据和有意义的地质结论。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岩石和矿物有不同的87Sr/86Sr和143Nd/144Nd比值, 在大气迁移或沉积过程中这些比值比元素组分更难被改变, 因而Sr和Nd同位素作为物质来源和迁移的示踪剂具有很大的潜能. 在地表过程中, 沉积物Sr同位素比值受母岩特征、粒度变化和化学风化的制约. 一般地, 母岩Sr同位素比值高, 和/或细颗粒组分多, 和/或化学风化作用强, 沉积物Sr同位素比值就高; 反之, 则低. Nd同位素比值不受粒度和化学风化的控制, 而仅与母岩同位素特征相关. 关于黄土高原物质来源, 利用Sr-Nd同位素示踪方法, 不同的学者获得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结论. 综合已有的Nd同位素资料, 我们认为塔里木盆地、内蒙古中西部沙漠、青藏高原是黄土高原的主要源区, 而这些源区以及黄土高原又是远东地区风尘的生产地. 黄土高原风尘物质组成均一, 其Sr同位素比值仅受风力分选作用和风化成壤作用的制约. 风力分选作用与东亚冬季风有关, 而风化成壤作用主要与夏季风相关联. 黄土-古土壤序列中Sr同位素的研究表明, 酸溶物87Sr/86Sr比值是黄土高原化学风化程度的指标, 可指示东亚夏季风的变化; 酸不溶物87Sr/86Sr比值的变化明显受粒度的制约, 可作为反映东亚冬季风强弱变化的替代指标, 并表明自第四纪以来东亚冬季风逐渐加强, 这与第四纪大冰期以来气候逐渐变冷的观点一致.  相似文献   
7.
杨杰东 《科学通报》1988,33(16):1247-1247
近二年来的研究证明了Nd同位素是研究古海洋地理和陆壳-海洋演化的一条新途径。化石磷酸盐和化石碳酸盐有可能记录并保存古海水Nd同位素的特征,由此,可以寻迹古海洋和陆壳演化史。最近,Keto和Jacobsen报道了早古生代欧洲、北美和美国东南  相似文献   
8.
浙江洋滨黄玉花岗斑岩的Nd、Sr、Pb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滨斑岩锡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活动带中部.含矿岩石主要由青黄玉的钾长花岗斑岩与二长花岗斑岩及黄英斑岩组成.这些岩石具有高硅、强过铝质、富集不相容元素、弱的铈和强的铕负异常以及高的稀土总量等特征.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的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01.7±2.1Ma,(87Sr/86Sr)i=0.7142±9.同时,它们具有低的εNd值(-8.4~-8.0),较高的207Pb/204Pb(15.588~15.666)以及较古老的二阶段Nd模式年龄(1597~1743)Ma.这些特征表明,洋滨花岗斑岩的母岩浆属于S型,它们可能是由本区未出露的中元古代变质沉积岩经部分熔融方式形成.初始岩浆经历了强烈的分离结晶,继之以流体岩浆/分离过程。  相似文献   
9.
10.
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治疗慢性、亚急性血肿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研究用微创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法。方法:用微创针取双额部无大血管区向外上斜行,脑表面切线进针治疗慢性、亚急性血肿。结果:本组病例22例,18例血肿全部清除,4例基本清除,全部患者术后颅内高压及偏瘫、失语、意识障碍迅速好转,1例在1mo后复发,行钻孔引流后治愈,无并发症。结论:本治疗方法创伤小,在局麻下进行,引流通畅,出血风险小,并可避免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