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8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四川雪宝顶白钨矿稀土地球化学与Sm-Nd同位素定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琰  邓军  李潮峰  施光海  郑爱力 《科学通报》2007,52(16):1923-1929
产于四川雪宝顶的白钨矿晶体大、晶形好, 是研究非金矿中的白钨矿中稀土配分型式及Sm-Nd同位素体系的理想研究对象. 该区白钨矿为橙红色单晶体, 与绿柱石、锡石和白云母共生, 粒径为1~10 cm. 研究结果显示, 雪宝顶矿床中白钨矿稀土总量较高(275~534 μg·g-1), 其稀土配分型式为无MREE富集的平坦型, 与Ghaderi等人划分的白钨矿Ⅱ型稀土配分型式总体类似, 但具负铕异常, 并且有与A型花岗岩较为相似的四分组效应. 结合已报道过的包裹体测温资料, 雪宝顶白钨矿成矿流体主要为低钠流体, 其稀土配分型式推测取决于热液中稀土的分配系数, 而非晶体化学因素控制, 其成矿热液很可能源自其矿区附近的研究程度较低的碱性花岗岩. 在白钨矿的147Sm/144Nd-143Nd/144Nd图解中, 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82.0 ± 9.2) Ma, MSWD = 0.52, 是白钨矿的形成年龄, 代表了雪宝顶W-Sn-Be矿的主成矿年龄, 属于燕山早期. 本次白钨矿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雪宝顶W-Sn-Be矿成矿年龄, 为研究川西稀有金属矿床成矿年龄及松潘-甘孜造山带的成矿时空特征提供了可靠和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缅甸帕敢地区硬玉岩中流体包裹体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施光海  崔文元  王长秋  张文淮 《科学通报》2000,45(13):1433-1437
大量的气-液二相,气-液-固三相的包裹体发现于缅甸帕敢硬玉岩中,用激光Raman光谱仪分析的结果显示其气相和液相的成分为H2O+CH4,固相部分成分为硬玉,表明该硬玉岩形成于含H2O+CH4的,组成近硬玉的熔体,该熔体可以有来源于上地幔,根据实验岩石学资料推测硬玉岩形成温度大于650℃,压力大于1.5GPa。  相似文献   
3.
兴蒙造山带东段小兴安岭西北部出露的新开岭-科洛杂岩主要由变质岩、构造片岩和花岗岩类组成. 前人依据变质程度将该杂岩划归为前寒武纪变质岩. 本文报道了科洛杂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新开岭群构造片岩、新开岭杂岩中的门鹿河顶子含黑云二长花岗岩和冷川花岗闪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 研究表明: (1) 科洛杂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变质年龄为216±3 Ma(2σ), 原岩年龄为337±7 Ma(2σ). (2) 新开岭群构造片岩的原岩为中酸性火山岩, 喷发年龄为292±6 Ma(2σ); (3) 门鹿河顶子含黑云二长花岗岩侵位于167±4 Ma(2σ); (4) 冷川花岗闪长岩164±4 Ma(2σ). 这表明新开岭-科洛变质岩并不是前寒武纪变质岩, 以前认为的本区古陆块可能并不存在. 结合研究区及区域资料, 新开岭-科洛杂岩可能代表了与印支期碰撞有关的变质杂岩, 在碰撞造山后或非造山伸展背景下, 新开岭-科洛杂岩中的主要花岗岩类于中侏罗世侵位.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锡林浩特A型花岗岩的时代及区域构造意义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南约10 km处一面积约为45 km2的花岗岩体确定为晶洞A型花岗岩, 是苏尼特左旗-锡林浩特构造带内新发现的一种岩石类型. 该岩体具晶洞构造, 条纹、文象和蠕英结构, 主要组成矿物为条纹长石、石英和板柱状自形钠长石和钾长石, 晶洞矿物基本为石英.其化学成分显示高SiO2(76%~77%)、 高K和Na (Na2O + K2O = 7.75%~8.15%)、低Ca (CaO = 0.20%~0.22%)、贫Fe和Mg; 稀土配分显示强烈负铕异常(δEu介于0.24~0.28之间)的“海鸥型”特征.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其为A型花岗岩. 高精度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该岩体的侵位年龄为276 ± 2 Ma, 属造山后伸展事件的产物, 该年龄与相邻构造带的A型花岗岩侵位年龄基本一致. 其成因很可能与中亚造山带内俯冲板片的拆沉有关, 该结果指示苏尼特左旗-锡林浩特构造带在早二叠世可能已进入造山后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5.
缅甸帕敢地区含硬玉富钙榴辉岩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缅甸帕敢地区新发现一种榴辉岩,其全岩化学成分中CaO>15%,主要组成矿物石榴石的X Ca >0.9,另一主要组成矿物绿辉石中硬玉端员含量约40%,结构为粒状柱状变晶结构.温压计算结果(750℃,2.7GPa)说明其形成于高温高压的环境.建议称其为"钙铝榴辉岩",以与相对富铁镁的榴辉岩和辉榴蓝晶岩相区分.钙铝榴辉岩的发现丰富了榴辉岩的研究内容,且进一步证明印度板块东部与扬子板块的碰撞带是一高压变质带.  相似文献   
6.
江西乐平塔前钼(钨)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江西省乐平市塔前钼(钨)矿床成矿岩体的形成时代。通过对塔前钼(钨)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SIMS锆石U-Pb测龄,结果表明其成矿母岩为花岗闪长斑岩,其加权平均年龄为160.9±2.5 Ma(MSWD=0.69),代表矿区花岗闪长斑岩的结晶时间。这与矿区矽卡岩矿石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162±2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此矿床形成于中侏罗世晚期。将其与钦杭成矿带东段塔前-赋春成矿带与乐华—德兴成矿带中同类矿床进行对比发现,前者成矿年龄集中于161 Ma±,控岩控矿构造皆以北东向为主;而后者成矿年龄集中于170 Ma±,控岩控矿构造以北西向为主,预示钦杭成矿带东段2个成矿阶段(170~161 Ma B.P.)区域构造应力方向可能发生了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7.
辽西白垩纪火山岩古地磁测定与陆内旋转运动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对辽宁义县和阜新地区55个白垩纪火山熔岩流进行的岩石磁学研究表明,主要载磁矿物为假单畴钛磁铁矿。K-Ar测年确定出火山岩喷发的时代为133~93Ma。对所有样品进行的系统热退磁揭示出,当加热温度达到250°C时,可分离出稳定的单一特征剩磁分量,由27个(28个)记录地球磁场正(负)极性熔岩流得出的平均方向:D=59°,I=58.8°,α95=2.9°(D=179.2°,I=-59.5°,α95=5.2°),表明白垩纪以来义县和阜新地区相对于欧亚大陆没有发生明显的平移和旋转运动.但朝鲜半岛相对于欧亚大陆在白垩纪发生了33.9°的顺时针旋转.结合全球热点具有不同源区(核慢边界或上地慢)的特征,我们认为朝鲜半岛在白垩纪相对欧亚大陆的顺时针旋转主要是由于中国东部地壳在白垩纪曾发生拉张所致,与地壳拉张对应的地表过程是强烈的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杂岩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及意义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锡林郭勒杂岩是中亚造山带内出露面积较大的强变形变质地质体, 其形成时代与性质存在较大认识上的分歧. 对锡林浩特东南锡林郭勒杂岩定名处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岩相分析和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其形成年龄下限由杂岩中碎屑岩浆锆石SHRIMP U-Pb年龄限定为437±3 Ma, 其形成上限由侵入于杂岩内的石榴石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限定为316±3 Ma. 这表明该杂岩的沉积成岩年龄晚于晚奥陶纪~早志留纪, 因此不是前寒武纪古老地质体. 结合实际野外观察和室内岩石特征分析, 该杂岩可能是一套经历强变形与变质作用的古生代弧前浊积岩建造. 杂岩中碎屑锆石还给出分散的前寒武纪年龄, 最老可达3.1 Ga, 这些锆石既可能来源于华北基底, 也可能来源于南蒙微大陆, 抑或暗示该区存在600~800 Ma或更古老(3.1 Ga)块体, 表明其碎屑来源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