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源性p53基因对人胃癌细胞恶性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梅  吕有勇 《科学通报》1996,41(9):825-828
p53基因在细胞增殖调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正常p53基因可使DNA受损的细胞增殖周期阻断在G1期以进行DNA修复,或启动细胞凋亡程序清除受损细胞,若p53基因缺失或突变,损伤后的细胞便会发生恶性增殖而形成肿瘤.约50%的人类肿瘤均有p53基因的异常改变.其中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等常见肿瘤中p53基因的突变频率达50%~70%以上.基于这一原理,将野生型p53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策略之一.我国是胃癌高发区,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各类恶性肿瘤中均位居前列.因此,阐明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基因变异规律,探索胃癌治疗的有效方法,成为肿瘤研究的当务之急.研究表明胃癌中有较高频率p53基因缺失及突变,认为p53基因异常与胃癌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本项研究即是采用p53基因体外转染有缺陷的人胃癌细胞系,得到生长及致瘤性均有部分抑制的细胞,以探索采用p53基因治疗胃癌的可行性.1 材料与方法1.1 细胞培养及p53基因鉴定细胞:人胃癌BGC823细胞为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建立,培养在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染色体G带分析及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FISH)显示有17号染色体部分缺失,Northern杂交分析也表明该细胞有p53基因表达水平下调.1.2 DNA转染通过脂质体介导将构建有野生型p53基因、突变型p53基因及无p5  相似文献   
2.
吕有勇 《科学通报》2002,47(20):1560-1560
2002年9月23~27日中国肿瘤学术大会在杭州召开.此次会议共有2000多人出席,是肿瘤学术会议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学者进行了大会专题报告,内容涉及我国常见肿瘤肝癌、食管癌、鼻咽癌、肺癌、头颈部肿瘤和白血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1500余篇论文参加了分会专题报告,涉及的内容几乎覆盖肿瘤研究成果的各个学科和专业.由此反映出我国肿瘤研究领域各学科快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胃癌差异表达蛋白MAWD和MAWBP对胃癌细胞EMT的影响。采用pc DNA3.1构建MAWD真核表达载体,在胃癌细胞SGC7901中单独和共同过量表达MAWD与MAWBP,采用免疫荧光检测MAWD和MAWBP在细胞中的定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标志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Snail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成功构建过量表达载体并稳定转染细胞,转染MAWD和MAWBP后,SGC7901细胞形态呈现类似上皮细胞的鹅卵石状,单独转染Vector的细胞则呈现纤维状,MAWD和MAWBP在胞核和胞浆中均有分布,E-cadherin在MAWD和MAWBP共同过量表达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强,N-cadherin和Snail则表达减弱。由此可知,MAWD和MAWBP协同抑制胃癌细胞中的EMT。讨论:研究发现MAWD通过Smad7形成复合体加强对TGF-beta通路的抑制,而TGF-beta是诱导EMT的重要细胞因子。MAWBP能与MAWD相互结合,二者共同过量表达时,通过协同作用影响TGF-beta相关的EMT标志性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4.
学术期刊是交流信息和知识的桥梁、学术讨论和传播科学思想的平台、同时也是优秀科学家的摇篮。办好学术期刊是我国科学和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的重要环节,我们应向创建世界知名大学一样重视办刊策略和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科学水平和办刊质量。我们不仅需要优秀的科学家,也需要优秀的主编、编辑和出版发行家,特别是审稿专家队伍的基本素质、科学素质和科学态度是办好学术期刊的基石。我们应努力使学术刊物成为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STK11 基因在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中的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最近,在19p13.3克隆出了PJS致病基因STK1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人PJS患者STK11基因的突变情况,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和DNA测序方法,对3个多代PJS和3个散发性PJS家系中15例患者和20例正常成员的STK11基因的9个外显子进行了分析,在6个家系中共发现10个由碱基替代导致的点突变。有7个突变可使基因产物发生改变,包括1个无义突变、5个错义突变和1个移码点突变。分别发生在STK11基因的第37(CAG→TAG),123(CAG→CAT),161(ATT→AGT),194(GAC→GAG),245(CTC→TTC)和354位密码子(TTC→TTG)及第4内含子3′末端煎接位点部位(AG→AA)。在3个散发PJS家系中,有1个家系的患者,在第5外显子内存在错义突变,其余2个家系的患者,在内含子1( 36)和内含子3(-51)均存在点突变。研究还发现,有3个多态位点,分别发生在内含子1( 36),内含子3(-5)和内含子5( 27)部位。以上结果表明,在PJS患者中存在较高频率STK11基因点突变,突变位点可分散在整个编码区。两代以上发病的家系突变频率较散发病例突变率高,提示STK11基因的改变与PJS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DNA序列的变异是所有肿瘤细胞发生的重要的分子层面的原因,当前学界已经有能力对一定规模的癌症队列样本开展全基因组变异图谱的分析.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联盟(ICGC)于2007年成立并启动了全球范围的肿瘤基因组研究工作.ICGC提出对50种癌症、总计25000例患者样本绘制体细胞基因突变谱.多个国家的参与课题组已经阶段性地总结了特定癌症的数据并报道了研究成果,当前跨癌种的泛癌症基因组研究已经成为ICGC的工作重点.我国以中国肿瘤基因组协作组(CCGC)的形式参与了ICGC的合作研究,选择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鼻咽癌等13种癌症并取得相关进展.CCGC和ICGC研究工作将积极推动癌症基因组学向肿瘤生物学的转化研究,为肿瘤的个体化精准诊疗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吕有勇 《科学通报》1994,39(23):2181-2181
染色体缺失或染色体结构异常是人类肿瘤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目前的研究结果提示,在这些丢失的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中可能含有调节控制细胞生长、分化的重要基因,即肿瘤抑制基因.已有研究工作证明,当某一肿瘤细胞有特异性染色体缺失或异常时,导入一条新的染色体可以逆转某些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如将人正常11号染色体导入宫颈  相似文献   
8.
过去400年,世界5个科学中心分别在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形成并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的发展轨迹表明文化振荡、社会变革、经济的快速增长、新型学科群的崛起和科学家的集体流动是科学中心形成的基本成因。在我国目前面临的许多社会发展问题中,科技创新政策、策略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优化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如何利用世界科学中心形成的契机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  相似文献   
9.
胃癌组织mtDNA突变与癌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柳满然  吕有勇 《科学通报》2002,47(14):1083-1088
为了进一步明确mtDNA突变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和DNA测序技术,对30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的正常组织mtDNA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筛查,研究结果确定胃癌中mtDNA存在高频率的突变,突变频率为66.7%(20/30),其中56.7%(17/30)的突变仅见于癌组织,突变频率较高的基因为ND4,ND5和D-loop,分别为36.7%,26.7%和30%,与组成电子传递链复合体Ⅲ,Ⅳ,V的基因相比,复合体I基因在被检测的癌组织mtDNA中的突变频率最高(43.3%),突变类型以碱基替代为主(85.4%),研究结果提示,复合体I基因,特别是ND4,ND5和ND3基因突变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