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均色差计算机配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E^2D65+E^2A→min计算机配色方法。实验表明计算机配色方法在不同的光源照明时色差趋于平均。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结构体系以及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恰当地运用比较法,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不仅学得快,记得牢,而且学会了一种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实践表明,比较教学法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系统性和巩固性原则,在物理教学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发展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的阴极材料,用柠檬酸络合法合成了Ba0.5Sr0.5Co0.8Fe0.2O3-δ(BSCF)粉体,并在BSCF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Ag作为SOFC的阴极材料.高温电阻测试表明复合阴极材料(BSCF-Ag)比纯BSCF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同时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BSCF-Ag复合阴极材料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SCF-Ag复合阴极材料的极化电阻明显小于纯BSCF,在750℃BSCF的极化电阻为0.41Ω.cm2,而BSCF-Ag的电阻仅为0.12Ω.cm2,约为BSCF的1/4.这标志着参杂Ag的BSCF阴极材料的性能明显优于纯BSCF材料.  相似文献   
4.
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大学物理课实施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意义和分层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就分层次教学体系的组织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实施方案,最后对分层次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教学实践表明,分层次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成绩两极分化,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提高物理仿真实验线上教学质量,探究了仿真实验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了仿真实验在传统混合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模式中的不同作用,研究了仿真实验在2种教学模式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等过程应用环节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对学习通等线上平台与仿真实验教学结合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可为各高校开展线上仿真实验教学、评估...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内外对荧光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采用光累积型高灵敏度微光CCD摄像机,考察奶牛血液经不同波长的光激发后所产生的诱发荧光及变化情况,初步结果表明,不同波长的激发光对血液荧光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日本岛津荧光光度计RF5301,研究了防风煮沸液的荧光光谱与激发光波长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波长的光激发下,防风产生的荧光光谱线型及峰值波长基本相同,与激发波长无关,但荧光峰强度随激发波长变化而变化.防风的第1个发射区处于220~430 nm,第2个发射区处于540~740 nm,最佳激发波长为320 nm,荧光峰值为430 nm.为防风的光谱特性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9.
就演示实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初步的探索,并在开放实验室以及学生自主实验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拓展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准确地测出不同形状物体的转动周期,在转动惯量测试仪上加了角度范围为0°~180°的尺子,学生能够直接读出初始摆角;每次测量的摆角不变,弹簧扭转系数也不发生变化,使得实验测量容易而又精确。文章还介绍了如何测量和计算物体的转动惯量和误差的数据处理过程,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