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自然科学   4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网络节点的重要性,定义了网络的均衡度,从而用来衡量网络的可靠性.该度量反映了网络的抗毁性、生存性以及有效性,是一种衡量网络可靠性的有效尺度.  相似文献   
2.
OFDM系统的LS信道估计可看作真实信道频率响应的一个有噪观察值,因此可采用子空间投影方法对噪声进行压缩。分析了利用子空间投影方法改进LSOFDM信道估计性能的实质,给出了利用子空间投影改进OFDM信道估计的一般框架,在此基础上将子空间投影推广到非LS信道估计方法。当信号子空间随时间变化时,需要采用子空间跟踪技术保持对信号子空间的良好估计,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跟踪的参数化信道估计方法,仿真表明这种方法在性能上优于非参数化时的相应方法。  相似文献   
3.
空时格码技术是近年来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空时格码的设计准则问题一直是该技术的一个难点。在平坦快衰落条件下且天线数目较多时,基于最小平方欧式距离最大化的空时格码设计准则虽然优于经典的距离-积准则,但仍不完善。从平方距离分布与平方距离和方-方和比分布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改进,得到改进的准则以及性能为目前最优的新码。还对快慢2种衰落条件下码性能差异的原因给出了新的解释,并将改进的码设计准则应用于智贪码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信道中改进的帧同步捕获方案的性能,并通过数值计算和计算机模拟,与一般的二进对称信道(BSC)的相关帧同步捕获方案和AWGN信道中的相干帧同步捕获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方案的首次捕获概率性能优于其他两种方案。如若要求首次捕获概率大于0.95,采用长度为17的最佳帧同步码,改进方案在信噪比要求上比BSC的相关方案好2.5dB,比AWGN信道中的相干方案好6.7dB。文中还给出了计算机模拟和搜索最佳帧同步码的程序框图,给出了部分最佳帧同步码,可用于各种实际情况而能得到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5.
6.
多信道无线网络可利用多个信道通信,提高网络容量. 为链路分配信道是多信道无线网络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冲突矩阵随机排序的多信道分配算法. 节点根据可用信道数目将网络划分为相应子网,然后对链路随机排序,并根据网络冲突图得到冲突矩阵. 最后以减少子网内链路冲突为目标,根据冲突矩阵将信道分配给各链路. 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降低了网络冲突,提高了归一化网络吞吐率.  相似文献   
7.
均衡流量的改进AODV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距离向量的按需路由协议是adhoc网络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按需路由协议.与传统路由协议相比,按需路由协议减少了建立和维护路由所需要的开支,但是随着网络节点发送数据量的增加,网络性能会迅速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均衡流量改进AODV协议——TB-AODV协议.在TB-AODV协议中,每个节点根据本地链路层的负荷,决定拒绝或接受收到的路由请求,以避免加重局部拥塞,使得网络的负荷能更加均匀地分布.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提高了网络的吞吐率,降低了分组传送的平均端到端延时,改善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小波网络的MQAM数字通信自适应均衡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给出了多维小波网络的结构及其随机梯度学习算法,提出了基于小波网络的MQAM数字通信自适应均衡器.仿真结果表明:该均衡器对于MQAM数字信号非线性信道的均衡,其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基于LMS和RLS算法的线性均衡器和基于RLS算法的判决反馈均衡器,且性能稍好于基于BP网络的均衡器.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多数MAC协议(如CDMA/PRMA和CDMA/NC-PRMA等)都是PRMA协议的CDMA版本,以动态预约机制为主要特征,其性能曲线一般通过仿真获得.该文研究支持语音和数据两类业务的包交换多码CD-MA系统,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其性能.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发展及标准化过程,介绍了截止1998年6月底各地区组织向国际电联(ITU)提交的最新无线传输技术候选方案,对其中引人注目的宽带CDMA方案的技术优点与特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