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地球科学   8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较大区域内,城市用地扩张和农村土地利用发展一般同步进行。为了能够正确理解这类区域内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动力机制,本研究开发了一个基于多主体系统的土地利用模型。模型将鄱阳湖区视为一个典型区域,利用有限扩散聚合算法模拟城市主体的行为,采用基于涌现理论的主体模型模拟农村土地利用。农村子模型包括多种类型的主体和环境影响层,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户主体,农户主体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周围的环境影响参数确定下一步土地利用的决策,政府主体则通过实施不同的政策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控制。我们根据农户总收入和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将农户主体分为6类,每种类型的农户主体遵循不同的决策规则。结果表明,本模型的模拟结果与鄱阳湖区1985 – 2005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趋势高度相符。尤其重要的是,模拟结果充分表明农户主体的土地利用决策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这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基于多主体的土地利用模型是一种评估政府土地管理政策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对火星陨击坑壁上发育的冲沟进行研究,分析其成因和控制因素并进而探讨火星表面附近发生的地质过程,是当今火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采用分形理论对火星南半球中纬度9个陨击坑壁内不同方位发育的冲沟沟头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沟头的分维值与冲沟发育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冲沟沟头的分维值大小分布与冲沟的方位关系密切,面向极地的冲沟分维值较大,面向赤道的冲沟分维值较小。陨击坑内不同方位冲沟所处位置的局部气候因素差异控制了水量的大小,从而造成陨击坑内不同方位冲沟发育程度和分维值大小的差异。研究结果为强调火星气候因素控制了冲沟形成的地表冰雪积累/融化成因模式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3.
以湖北大冶铁山地区发育的矩形断裂石香肠为例,从地质研究的角度探索了矩形断裂石香肠体的黏度与其矿物组成和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矩形断裂石香肠体中透辉石的体积分数越大,则石英、绢云母和方解石等矿物的体积分数越小,对应的石香肠体的黏度就越大;它们的能干性排序依次为:透辉石〉石英和绢云母〉方解石。  相似文献   
4.
韦伯型设施区位的可计算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颖  王铮  周嵬  刘筱  闫丹 《地理学报》2006,61(10):1057-1064
设施布局是城市规划中的热点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韦伯型设施区位应用广泛,能够于离散的空间点区位中配置设施的最佳位置,可解决诸多类型设施的选址问题。以多设施重心模型、最大福利模型和p-中心模型为例,从地计算的角度出发研究其模型及可计算方法。运用可视化开发工具Delphi 7.0作为开发平台,使用建立在OCX技术基础上的专业GIS控件MapObjects进行集成二次开发,建立设施区位分析系统,实现模型的计算及地理分析功能,并以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为例,运用该系统解决其社会事业发展对应设施选址问题。结果表明具有合理性,能够作为设施规划布局的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半边街硼矿床赋存于大义山北体接触带盐湖向斜西翼,自下而上发育10个矿体,矿体形态、规模、矿石矿物组分和化学组分、B2O3品位呈规律性的变化。通过对矿床特征的研究,认为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等控制。中石炭统大浦组富含MgO、CaO,为区内主要赋矿层位,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硼沉淀剂。大义山花岗岩北体富含B2O3、Fe2O3以及稀有元素Mn、Ti、W、Sn、Mo、Cu、Pb、Zn等,为成矿的主要物源和热源。构造控制了矿体的产状、形态,为成矿提供了定位空间。  相似文献   
6.
钟章奇  李山  王铮  闫丹  刘华婷 《地理研究》2014,33(8):1427-1441
在厘清中国旅游业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并识别出不同发展阶段下主要驱动因子的基础上,以基于自主体模拟(Agent-based Simulation, ABS)为建模工具,构建不同旅游业发展阶段下旅游者行为的模拟模型。对旅游资源因子驱动下、市场因子驱动下和文化因子驱动下的中国旅游业空间分异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在旅游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旅游资源是影响中国旅游业空间分异的基础因子;随着旅游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市场逐渐成为中国旅游业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由于旅游业发展受到旅游资源和市场因子的持续影响,文化因子对其引导作用则可能叠加在资源和市场因子的“惯性”作用之上,进一步强化中国旅游业的空间分异格局。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经济产业区域专业化水平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王铮  李刚强  谢书玲  杨念  闫丹 《地理学报》2007,62(8):831-839
通过对中国各省市1998-2005 年信息化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区位商、状态概率分布与各态历经概率以及Shorrocks 指标的分析, 得出目前中国新经济产业具有地区发展非常不均衡, 产业发展梯度差异大; 极少数地区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而绝大多数地区的发展水平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各省专业化普遍发展, 新经济产业的地域差异正在减小, 聚集现象正在发展, 聚集状态明显的特征。我国新经济产业与美国木材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得出中国新经济产业发展速度迅猛, 但状态极不稳定, 具有较大的迁移性。高技术产业比信息化产业相对趋向稳定, 信息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更快, 区域状态变化大, 区域的分工过程还远远没有完成。  相似文献   
8.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类地行星,它有着类似月球的外表和类似地球的内部,其重要的构造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广泛分布的撞击坑;全球线性构造(格子构造)体系;叶片状悬崖;与Caloris盆地相关的构造;局部的拉张构造,其中叶片状悬崖是仅存在于水星的独特构造.类地行星(除地球以外)的构造形迹主要形成于星球历史的早、中期,同时小行星体的构造演化通常被认为是行星热演化以及外部作用(如强烈撞击或者潮汐)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