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1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针对基于单相机的运动目标位姿视觉在线测量中的标志点快速识别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多窗口识别算法。利用前一帧的测量结果作为先验信息对下一帧图像进行处理,以提高计算速度且避免了标志点编号及匹配问题,并给出了搜索窗口的阈值计算公式;进一步提出了基于仿射变换的无需起始点搜索的标志点直接识别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标志点识别算法能够在不影响标志点定位精度的前提下加快标志点识别速度,提高整体测量过程的效率,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小明(1989)对三角帆蚌等三种育珠用的河蚌的外套膜采用直接削取(或剥离)外表皮贴片的光镜观察结果,认为外表皮是由许多小“板块”表皮拼接组成,每一板块由几十至成百个上皮细胞紧密排列而成,“板块”之间有明显的“缝隙”;“缝隙”是表皮开放性的  相似文献   
3.
引言 HP-100/200掌上机是美国惠普公司近年来生产的一种袖珍计算机,与PC-1500、E-500相比具有容量大、运算速度快、显示屏大、可靠性高等特点,因而深受用户的青睐,已逐步在野外作业中取代PC-1500、E-500.HP-100/200仅有一个RS-232C接口与外设连接,可用于数据通讯和打印输出.而多数的打印机只有并行接口,因而要使HP-100在并行打印机上输出,就必须将串行数据信号转变为并行信号.笔者利用PIC-16C系列单片机制作了此转换电缆,经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文就其制作原理和方法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以极端干旱区塔里木河下游处于干旱胁迫下的天然胡杨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形态鉴定法和分子生物技术,研究了胡杨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结果表明:处于干旱胁迫下的胡杨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密度较低,且孢子种类单一,经形态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孢子为球囊霉属的摩西球囊霉〖WTBX〗Glomus mosseae[WTBZ] (T.H. Nicolson &; Gerd.),孢子在土壤中单生、根内生或孢子果内形成;圆形,近圆形,直径150~220 μm,浅黄色至黄褐色;孢壁3层,L1和L2无色透明,L3浅黄至黄褐色。连孢菌丝单根,连点漏斗状。胡杨根系内存在丛枝菌根真菌的泡囊结构,分子检测表明摩西球囊霉[WTBX]Glomus mosseae[WTBZ]与胡杨根系形成共生关系,但是胡杨根系的菌根侵染率及根系的菌根侵染强度均不高。  相似文献   
5.
杨玉海 《北京测绘》1999,(4):29-31,11
引言 HP-100/200掌上机是美国惠普公司近年来生产的一种袖珍计算机,与PC-1500、E-500相比具有容量大、运算速度快、显示屏大、可靠性高等特点,因而深受用户的青睐,已逐步在野外作业中取代PC-1500、E-500.HP-100/200仅有一个RS-232C接口与外设连接,可用于数据通讯和打印输出.而多数的打印机只有并行接口,因而要使HP-100在并行打印机上输出,就必须将串行数据信号转变为并行信号.笔者利用PIC-16C系列单片机制作了此转换电缆,经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文就其制作原理和方法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室外盆栽试验,对2 a生胡杨实生幼株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剂后对土壤渐进式水分亏缺的气体交换、光合作用和生长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饱和灌溉6 d后,盆栽胡杨幼株试验的土壤0~40 cm范围平均含水量就从田间持水量下降至轻度干旱胁迫水平,第15 d后下降至重度干旱胁迫水平。在不同停灌时期,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剂胡杨幼株生理活动对土壤水分亏缺的响应与未接种株的不同。其中:停灌3 d后,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在接种与未接种株间相似,且无显著差异;停灌15 d后,接种株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与未接种株的不同,接种株的比未接种株的高12~131 mol·m-2·s-1。在不同停灌时期,接种株叶片光系统II(PSⅡ)的实际量子产量日变化趋势与未接种株的相似,但日变幅不同,其中,停灌6 d后,接种与未接种株日变幅分别为0.42、0.48,停灌15 d后则分别为0.45、0.51。接种株叶片光系统II(PSⅡ)的光化学猝灭系数日变化趋势与未接种株的相似,其中,停灌6 d后两者间的差异不显著,停灌15 d后,除了8∶00和18∶00外,其它时间接种株的显著高于未接种株的[(P]<0.05)。在水分渐进式亏缺期内,接种株有新的侧枝长出,未接种株没有,接种胡杨幼株的高度、基径的增幅均比未接种株的大。  相似文献   
7.
伊犁河谷不同植被带下土壤有机碳分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合2008年和2009年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的资料,运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对伊犁河谷高山草甸、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温性针叶林等9种不同植被条件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及其储量进行了分析估算.研究结果表明: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因植被类型变化而不同.在0~50 cm土层范围,高山草甸、草甸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其次是温性针叶林和典型草原,含量最低的是隐域植被和荒漠植被土壤.除隐域植被外,各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最基本呈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趋势.有机碳密度同样是高山草甸、草甸草原和温性针叶林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且比较相近,荒漠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密度最低.伊犁河谷草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密度大,因此应重视对伊犁河谷草地的保护,尤其要保护草地表层土壤以降低浅层土壤有机碳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维护土壤碳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现行测量学教材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现行测量学教材中若干值得商榷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谈了笔者的教学心得,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种植苜蓿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通过对4年生苜蓿地和传统耕地(棉花)表层土壤分层(0~10,10-20,20-30cm)取样分析,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地相比,4年生苜蓿地在从未施用任何肥料的情况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比每年都施肥的传统耕地高,且差异显著。与种植棉花相比,种植苜蓿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显著降低土壤中总盐含量以及氯离子含量,充分表明苜蓿具有改良土壤的特性。但是苜蓿地土壤pH值比棉花地的高,具体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同时分析了种植苜蓿与传统作物(棉花)对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是否存在垂直分布上的差异,各指标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10.
伊犁山地不同海拔土壤有机碳的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乌孙山北坡、科古琴山南坡为例,分析伊犁山地南北坡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0-50 cm范围内,高寒草甸、草甸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寒草甸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下降幅度最大;②伊犁山地土壤腐殖化程度高,氮矿化能力强。大部分海拔的土壤碳氮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河谷南坡碳氮比降低速率要大于河谷北坡。③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全磷以及土壤含水率表现出良好的正相关性;与pH值表现出较好的负相关性,特别是20-50 cm处。植被类型分布和人类活动影响对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化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